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 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 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 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敬启:敬辞,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B.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C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D项,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认真考察,我校优秀的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推荐为区人大代表候选,并在区里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B. 关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粗略地看,似乎与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区别,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余韵无穷。

C. 中日甲午战争,对大多数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它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直接引起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

D. 此次阅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次在师大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大师云集,不光专业人士表示收获盆满钵满,就连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获益匪浅。

②根据监控,在某餐厅用餐时,有小偷明目张胆地偷走某正在用餐女孩的手机,希望周边商家对此人提起注意。

③与会嘉宾就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政策、航运创新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意见。

④第三季《奔跑吧,兄弟》中,李晨一身披风,两手豪举超大哑铃,略显傲气的眼神侧目而视,一派武林盟主的气势。

⑤如果总想左右逢源、四平八稳、皆大欢喜,把具体的改革方案磨成一个个圆蛋蛋,带来的只能是变味、走样的改革。

⑥大学生暑假扶贫一线真给力,他们坚持“在岗一分钟,大干六十秒”,为助力精准脱贫,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李白《蜀道难》)

(2)放任我们的一苇轻舟自在而行,越过茫茫无边的万顷烟波。作者夜游时,用下面句子来表达上述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琵琶女终于出场了,却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此句和前面“琵琶声停欲语迟”相结合,就会明白不是琵琶女在自抬身价,实是有难言之隐,不便也不愿倾诉于人。(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太原早秋

李 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 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自然气候。

C. 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 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E. 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自然,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2.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循,不知何许人也。为人巧佞,阿谀无廉耻,惟利是趋。事唐为礼部尚书。是时,梁太祖已弑昭宗,立哀帝,唐之旧臣皆愤惋切齿,或俯首畏祸,或去不仕,而循特附会梁以希进用。梁兵攻杨行密,大败于珝河,太祖躁忿,急于禅代,欲邀唐九锡,群臣莫敢当其议,独循倡言:“梁王功德,天命所归,宜即受禅。”明年,梁太祖即位,循为册礼副使。

循有子楷,乾宁中举进士及第,昭宗遣学士陆扆覆落之,楷常惭恨。及昭宗遇弑,唐政出于梁,楷为起居郎,与柳璨、张廷范等相结,因谓廷范曰:“夫谥者,所以易名而贵信也。前有司谥先帝曰‘昭’,名实不称,公为太常卿,予史官也,不可以不言。”乃上疏驳议。而廷范本梁客将,尝求太常卿不得者,廷范亦以此怨唐,因下楷疏廷范,廷范议曰:“臣闻执事坚固之谓恭,乱而不损之谓灵,武而不遂之谓庄,在国逢难之谓闵,因事有功之谓襄。请改谥昭宗皇帝曰恭灵庄闵皇帝,庙号襄宗。”

梁太祖已即位,置酒玄德殿,顾群臣自陈德薄不足以当天命,皆诸公推戴之力。唐之旧臣杨涉、张文蔚等皆惭惧俯伏不能对,独循与张祎、薛贻矩盛称梁王功德,所以顺天应人者。循父子皆自以附会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见进用。敬翔尤恶之,谓太祖曰:“梁室新造,宜得端士以厚风俗,循父子皆无行,不可立于新朝。”于是父子皆勒归田里,乃依朱友谦于河中。其后,友谦叛梁降晋,晋王将即帝位,求唐故臣在者,以备百官之阙,友谦遣循至魏州。是时梁未灭,晋诸将相多不欲晋王即位。晋王之意虽锐,将相大臣未有赞成其议者。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已而病卒。庄宗即位,赠左仆射。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B. 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C. 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D. 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禅,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亦作“受嬗”。后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 起居郎,古代官职,隋代隋炀帝时始置,称起居舍人,属内史省。以后各个朝代均有设置这一管职,它所负责管理的事务一直都是一样的。

C. 庙号,庙号是皇帝被供奉于庙中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它能显示出后人对皇帝的评价,有对君王盖棺定论的意味。

D. 廨,即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州中有州廨,郡中有郡廨,常称郡廨、公廨。廨田,就是公廨田,它是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循为人巧言谄媚,阿谀奉承,没有廉耻,只知道追逐利益,做了礼部尚书。很多人因此看不惯他,对他不满。

B. 苏循为求重用,罔顾忠义。梁王想要称帝,苏循首先称颂,认为梁王有功业德行,天意注定要称帝。因此被新帝委以重任。

C. 苏循一心攀附,谋求官职。梁太祖即位后,设宴款待群臣,唐的旧臣们都不敢说话,只有苏循等人盛赞他的功德。

D. 苏循品行不端,被同僚厌恶参奏而回归田里,在河中依附朱友谦,后来又随朱友谦投降晋国,才最终得到新的职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梁太祖已弑昭宗,立哀帝,唐之旧臣皆愤惋切齿,或俯首畏祸,或去不仕,而循特附会梁以希进用。

(2)其后,友谦叛梁降晋,晋王将即帝位,求唐故臣在者,以备百官之阙,友谦遣循至魏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