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B. 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C. 不良的食物搭配不仅可能引发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中毒,如萝卜与橘子,白酒与柿子,牛奶与巧克力,牛肉与栗子,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等等。

D. 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着。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项中的顿号改为逗号;B项句号改为逗号放到引号外;C项这里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之间应当用顿号而不应用逗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B.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C. 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当贩毒集团的头目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惊弓之鸟,无处可逃。

D. 李良魁先生表演适度,层次分明,把犯了错误的包公塑造得惟妙惟肖,让观众感觉到失误后的包公仍不失为他们心中的包青天。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像梁任公先生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___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③散文,就像这山谷的“岩滴”,道旁的“野花”,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而________的“极乐世界”。

A. 自负 内涵 深邃    B. 自得 内涵 深沉

C. 自得 蕴涵 深沉    D. 自负 蕴涵 深邃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谦逊 酣畅 热哄哄 泪下沾襟 风和日丽

B. 燥热 屏息 萤火虫 全神惯注 叱咤风云

C. 蓟北 激亢 韵文  涕泗交流 风神潇洒

D. 弥漫 合睦 机缘  博闻强记 起承转合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风云 讹骗取 紫嫣红 十分

B. 临指导 迤前行 霹行动 聪明伶

C. 淋漓 卫主权 海无垠 宵衣

D. 乎不同 炯有神 家境迫 门窗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节选自《孔雀东南飞》)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夜不得   :歇止,休息

B. 何意不厚    :招致,招来

C. 家来贵门    :告别,辞别

D. 昼夜勤作息    作息:工作和休息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理由的一项是(  )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选部分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无能、兰芝的软弱。

B. 2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故事的悲剧性蓄势,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兰芝的同情。

C. 9段写兰芝临别严装”,又用铺陈手法表现了兰芝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突出以兰芝的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铺垫。

D. 刘兰芝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面对封建家庭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