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个经济体如果能拥有健康而稳定的货币政策,那么缓慢而持续的通货紧缩就是这个经济体的自然状态。
B. 抢走美国人的饭碗,绝不是中国人的所作所为,而是因为美国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让劳动者失去了奋斗。
C. 百姓对垃圾分类工作肯定的背后,是浙江完备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支持以及所有村民亲身参与的共同结果。
D. 今年,广西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村长非常关心村里的鳏寡孤独,经常嘘寒问暖,及时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
②日前,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殊在央视《中华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2月7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气象历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至今它仍在指导着国人的生产生活,因此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④依靠反腐高压态势,才能形成对贪污腐败的震慑作用,一旦力度稍减弱,便可能出现反弹,前期反腐成果也将功亏一篑。
⑤那首曲子的音律是那么优美动听,使我黯然销魂 ,陶醉其中。
⑥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 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 《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 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注”、“知制诰”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B. 六论,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C. 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D. “殿试” 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 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
1946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1954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用任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冯其庸的学术人生最为合适。
2005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冯先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
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先生充满信心。在冯其庸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大国学”》、叶君远《冯其庸传》等)
材料二: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材料三:有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但是我觉得,经史子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问。凡是我们民族的、自己的学问,都应该算国学。今天的国学要更新,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纳更多的兄弟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里来,使我们研究国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
(摘编自《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材料四:冯其庸先生81岁执掌人大国学人大国学院成立时,冯先生讲了国学入门课,那一年他已经81岁高龄。今年夏天,首届学生完成了六年本硕连读的学业,100%的就业率令曾是首任院长的冯老十分欣慰。
在冯先生心中,国学的最终使命是使今天的人们能够继承古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种境界应该世代相传。
(摘自人民网《冯其庸新解“大师”:诲人一甲子,半生寄国学》)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通识教育与经典阅读并重,这种扎实的学风有助于保存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B. 冯其庸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不仅因其涉猎广泛,学问渊博,成就斐然,还因其在国学教育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C. 冯其庸的“大国学”理论,体现了继承传统、兼容并包、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其科学性和独创性是毋庸置疑的。
D. 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的基本规范,是对无锡国专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其作为教育家的眼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冯其庸将书斋命名为“瓜饭楼”、著作结集为《瓜饭楼丛稿》,与其说是纪念早年的艰难岁月,不如说是文人的雅兴使然。
B. 家境贫穷、时局动乱使冯其庸无法专力读书,但这也促使他最大限度地博览群书,客观上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
C. 无锡国专的求学经历,使冯其庸的治学由自发、随意变为系统、专业,这是冯其庸一生学术辉煌的坚固基石。
D. 冯其庸早年读书习惯的养成、无锡国专办学的成功,都说明地域文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E. 冯其庸将个人的教育理念付诸现实,通过教育薪火相传,他的国学情怀,最终在人大国学院找到了托付。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冯其庸先生的“大国学”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巷口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子里,他背靠着墙壁,头发大部分已成白色,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对面墙壁。他是个瞎子。
巷子很静,偶尔的,有老太太买菜,提着篮子走过;有老头散步,拐杖敲着石子路,一路敲过去。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墙头几朵花儿,在零零散散地开着。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凳子上。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腿边,间或叫两声,声音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的。
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女人俯下身子问:“老人家,太阳很大,你怎么不回家?”
老人摇着头,他在等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在这条巷子里走出去的,一直走向远方。走时,说他很快会回来的。现在,他在等那小子。老人嘟囔着,口水流下来。有人告诉女人,老人有老年痴呆,不听人劝。
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来,深深的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子口,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
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铺下来。老人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他雨衣下的一角里。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
老人在雨中打着盹儿,头一点一点的。
女人叹口气,悄悄走近,拿了些钱放在老人面前的碗里。老人一惊,醒了道:“山子,你回来了?”女人不说话,悄悄转身离去。老人侧了一会儿耳朵,长叹一声,摸着黄狗道:“不是的,是我做梦,梦见山子回来了。”老人的话,迅即被江南雨润湿,潮潮的。
再次经过时,已是江南的暮春。
老人面色灰黑,两腮塌陷,头顶上稀稀疏疏地长着能数得过来的几十根白头发,虽是坐在凳子上,但能看得出,他的腰弯得厉害,头挺着都有些艰难。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身边多了根棍子。黄狗也不在了。
老人听到脚步声,侧着头问:“山子,是山子吗?”
女人涩着声说不是的,是过路的。然后放了些钱,转身轻轻走了。巷子中,只剩下老人,还有无边的雨,和雨里一声长叹。
当女人在信里告诉我这些时,我捧着信,泣不成声。
是的,我就是山子。女人,是我的一个同学。那个老人,就是我爹。
我从小巷走出,走向远处,走进监狱。临走时,为了不让爹伤心,我说:“爹,我出去一趟,不久就回来。”爹点头说,好,好,我等你。
可是,一个贪污十几万的人,怎么会很快就回来啊?
我读罢同学的信,暗暗发誓,我要早日回去,巷子中,爹在等我,在晴日雨天里等我,从没离去。
由于表现好,我获得减刑。
我出狱时,又是杏花春雨天,细雨蒙蒙地下着。我没有丝毫停留,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巷子——爹日夜留守的巷子。
天青色的烟雨里,巷子中空空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凳子,在雨中空落落的放着,已经淋湿。有过路老人告诉我,这凳子是一个老人的,他在这儿等他的儿子,可最终没有等到,倒在了这儿,闭眼前留言,凳子放在这儿,让儿子知道,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
我站在那儿,泪水滑落下来。突然跪在凳子前,喊一声“爹,儿子对不起你。”
江南雨啊,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遮住了仄仄的小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山子请求女人看顾老人、了解老人的境况,并且为了能回家看老人山子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B. 小说中的小巷狭长、悠远、寂静,老人在这里等待儿子,暗示了他无法排遣的无尽的孤独、寂寞、盼望和思念。
C. 老人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很少说话,很少动一动,像个泥塑,这说明他内心是平静的,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回来看望自己。
D. 小说以很大篇幅描写老人等待儿子的过程,目的是突出老人在等待中饱受物质和精神上的煎熬。
2.小说开头写江南的小巷,有什么作用?
3.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老人,有人说是山子,你认为是谁,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