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磨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释①〔丹凤城〕此指长安。②〔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
1.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开头两句实写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
B. 诗的前六句诗人充满同情地描述了思妇的丈夫常年戍守边关而不归,到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内心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
C. 中间两联对偶工致,不但句对,而且词组也对,“白狼河”与“丹凤城”均为地名,“白”和“丹”均为颜色、“狼”和“凤”均为动物,构成律诗中的工对。
D. 全诗通过一个少妇秋夜思念戍边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读者形象地展现了一幅战争破坏人们和平安宁生活,给一个原本可能是幸福家庭带来毁灭性灾难的画面。
E. 尾联中夜空的明月格外皎洁将银灰色的月光默默地洒在帏帐上,显得格外的柔和、静悄,望月怀人,这月光更能引起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始,张浚荐秦梭可与共大事最吾想恋以为言梭稍寒权柄然檢机阱深险外和而史异最与溴逝觉乃谋共数之梭朋知共乃先数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鼎遗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逐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选自《宋史·赵鼎传》,有删改)
注释①〔宣仁保佑之功〕北宋宣仁高太后辅佐幼主的功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
B. 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
C. 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
D. 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户部,源起于周历代名称不同,为朝廷掌管户口、财富的官署,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B. 谢表,旧时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凡官员升迁除授、谪降贬官,至于生日受酒醴、封爵追赠等,均有谢表。
C. 谥,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D.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掌管朝廷官员的任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鼎广泛阅览,博学多才。他四岁就成为孤儿,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他通晓经史百家之书。高宗即帝位,授予他司勋郎官的职务。
B. 赵鼎处罚分明,没有偏私。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的部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队夺取建康府官邸。赵鼎上书陈述王德做法的危害,请求逮捕刘光世的将吏交官府治罪。
C. 赵鼎秉公办事,性格耿直。赵鼎不但在处分朝廷大将时公平公正,对宫廷他也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看到内侍移竹栽入内宫,加以责怪;也曾严厉指责户部官送钱入宫者。
D. 赵鼎性格倔强,爱护家人。詹大方诬蔑赵鼎受贿,赵鼎猜测秦桧一定要杀他,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他遗言嘱咐他的儿子请求归葬,于是绝食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
(2)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已,徙知泉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父的表
斯丹·巴斯托
那块挂在床头的表是我祖父的,它的正面雕着精致的罗马数字,表壳是用金子做的,沉甸甸,做工精巧。这真是一块漂亮的表,每当我放学回家与祖父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盯着它看,心里充满着渴望。
祖父病了,整天躺在床上。他非常喜欢我与他在一起,经常询问我在学校的状况。那天,当我告诉他我考得很不错时,他真是非常兴奋,“那么不久你就要到新的学校去了?”他这样问我。
“然后我还要上大学。”我说,我仿佛看到了我面前的路,“将来我要当医生。”
“你肯定会的,我相信。但是你必须学会忍耐,明白吗?你必须付出很多很多的忍耐,还有大量的艰辛劳动,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会的,祖父。”
“好极了,坚持下去。”
我把表递给祖父,他紧紧地盯着它看了好一阵,给它上了发条。当他把表递还给我的时候,我感到了它的分量。
“这表跟了我50年,是我事业成功的印证。”祖父自豪地说。祖父从前是个铁匠,虽然现在看来很难相信那双虚弱的手曾经握过那把巨大的锤子。
盛夏的一个晚上,当我正要离开他的时候,他拉住了我的手。“谢谢你,小家伙,”他用一种非常疲劳而虚弱的声音说,“你不会忘记我说的话吧?”一刹那,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不会,祖父。”我发誓说,“我不会忘的。”
第二天,妈妈告诉我,祖父已经离开了人世。
祖父的遗嘱读完了,我得知他把那块表留给了我,并说我能够保管它之前,先由我母亲代为保管。我母亲想把它藏起来,但在我的坚持下,她答应把表挂在起居室里,这样我就能经常看到它了。
夏天过去了,我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我没有很快找到朋友,有一段时间内,我很少与其他的男孩交往。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很富有的男孩,他经常在那些人面前炫耀他的东西。确实,他的脚踏车是新的,他的靴子是高档的,他所有的东西都要比我们的好——直到他拿出了自己的那块手表。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表不但走时极为准确,而且还有精致的外壳,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表?“我有一块更好的表。”我宣称。
“真的?”
“当然,是我祖父留给我的。”我坚持。
“那你拿来给我们看看。”他说。
“现在不在这儿。”
“你肯定没有!”
“我下午就拿来,到时你们会感到惊讶的!”我一直在担心怎样才能说服母亲把那块表给我,但在回家的汽车上,我记起来那天正好是清洁日,我母亲把表放进了抽屉,一等她走出房间,我一把抓起表放进了口袋。
我急切地盼着回校。吃完中饭,我从车棚推出了自行车。
“你要骑车子?”妈妈问,“我想应该将它修一修了。
“只是一点小毛病,没关系的。”
我骑得飞快,想着将要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羡慕的目光。
突然,一条小狗窜入了我的车道,我死命地捏了后闸,然而,在这同时,闸轴断了——这正是我想去修的。我赶紧又捏了前闸,车子停了下来,可我也撞到了车把上。
我爬了起来,揉了揉被摔的地方。我把颤抖的手慢慢伸进了口袋,拿出了那块我祖父引以为豪的物品。可在表壳上已留有一条凹痕,正面的玻璃已经粉碎了,罗马数字也已经被古怪地扭曲了。我把表放回口袋,慢慢骑车到了学校,痛苦而懊丧。
“表在哪儿?”男孩们追问。
“我母亲不让我带来。”我撒了谎。
“你母亲不让你带来?多新鲜!”那富有的男孩嘲笑道。
“多棒的故事啊!”其他人也跟着哄了起来。
当我静静地坐在桌边的时候,一种奇怪的感觉袭了上来,这不是因同学的嘲笑而感到的羞愧,也不是因为害怕母亲的发怒,不是的,我所感觉到的是祖父躺在床上,他虚弱的声音在响:“要忍耐,忍耐……”我几乎要哭了,这是我年轻时代最伤心的时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的开头对祖父的表的描写,为后文祖父遗嘱中把表送给“我”、母亲珍藏表以及“我”面对富有男孩的炫耀回家拿表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B. “我”为了很快地赶回学校,偷偷地抓起母亲放进抽屉的表拒绝母亲修自行车的要求,飞快地骑行去学校,以致自己摔坏了表受到了同学们的羞辱。
C. 祖父遗嘱中虽然把表送给了“我”,但还说“我”能够保管它之前先由“我”母亲代为保管这说明祖父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他能预见以后发生的事。
D. 在描写“我”回家拿表和急切去学校时,“一等……抓起”“急切地盼”“骑得飞快”等动作描写非常成功,揭示出了“我”当时想急切赶回学校的心情。
E. 本文给人的启示:在人生路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沉得住气,要懂得忍耐;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2.作者最后说“这是我年轻时代最伤心的时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是写“我”的成长经历,为何以“祖父的表”作为标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蒙“我有光明的底色”
上官云
面对困难不绝望
王蒙出生于1934年。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开始,到《青春万岁》《布礼》《活动变人形》等,王蒙的作品与当代中国社会如影随形,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1956年,在洋洋洒洒20多万字的《青春万岁》还在修改之时,那部名噪一时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率先出版了。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王蒙高调跨入文坛,随即陷入争议漩涡。1963年,王蒙来到新疆,一住就是16年。
在外人看来,生活条件变得艰苦了。但王蒙始终认为,就是这个比较困难的时间段对他来说仍然有许多正面的东西,比如说扩大视野、甚至是锻炼身体等。少年时代的王蒙身体非常差,疾病连连,“有人说我能活到30岁就不容易了”。乐观的心态支撑王蒙坚持下来。他学会了做饭、磨面,甚至在五七干校的时候还当过炊事员,无论如何艰难,从来没有悲观到彻底垮台的境况,“有个朋友说过一句话,只要自己不垮,别人是搞不垮你的。这也可以用到我身上”。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使我们对国家、民族,对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充满了一种光明的期待。”这种期待构成了王蒙生命中光明的底色,同时,他也有一种来自对自身为人、智商的自信,“即使在最国难的时候,我没有绝望过”。
视写作为中心
在新疆的10多年,王蒙的写作受到了一点影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那段时间内,他几乎没有什么作品出版。王蒙坦率地承认,那会儿对写作在短期内是没有抱什么希望的,“但是喜欢写作的人有个好处,一切的经验对他都是有意义的。有好事儿当然高兴,遇到不好的事儿,有无奈、悲哀,但也‘不糟践’,你的人生和历练是不会糟践的”。
“另外,在我人生的历练上,有城市生活也有农村生活;有首都生活也有边远地区生活;有汉族生活也有其他兄弟民族的生活经历。这都是用黄金也换不来的。”王蒙的话给自己的经历做出了最好的注解,“越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越要给自己找到正面的东西,给自己寻找正能量,让自己能以阳光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各种遭遇”。
回到北京后,王蒙担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开始连续发表作品:长篇、短篇……令人目不暇接。那会儿,他已经是一个年过40的中年作家,并在随后的时光里历任《人民文学》主编、文化部部长等职,工作愈加繁忙。但他的创作生命却仍然是青春的,他的作品数量与质量,让很多年轻作家望尘莫及。
“写作仍然是中心。那么多的生活面儿呢,给了我写作的资源,给了我精神的力量。”提起那些成就,王蒙淡淡地回答,“至于在乐观不乐观这个问题上,没什么可商量的。不乐观,那您能选择什么呢?”
“萌萌哒”的学者
熟悉王蒙的人都知道,他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并不比年轻人差。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对“神马”等一些网络流行词都了如指掌,喜欢调侃。
熟悉新生事物,也关注传统文化。在对生活进行文学式浪漫表达的同时,王蒙还是一位学者,从近年起,王蒙开始研究老庄之学、研究《论语》。“作家是各式各样的,不可能都学者化。我提倡作家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希望有更多的作家懂外语,懂得自然科学,希望更多的作家认真读一些书。”
在王蒙看来,传统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优化人心,“使人心多一点善良、道德,多一点君子斯文,少一点野蛮,少一点小人的毛病,社会就好了”。当然,王蒙也认为,这种传统文化要和新文化结合,“也得跟全世界的先进文化接上茬儿”。同时,王蒙对文坛的现状也颇为关注。他认为,现在(文学)内容多样,那种消费性、娱乐性的东西比过去更多,同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31日第6版)
相关链接
王蒙被铁凝称为“高龄少年”,他创作上推出《王蒙八十自述》、小说《闷与狂》以及《青春万岁》60周年纪念版,这位始终对生活饱含激情的老人身上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出版社公布的1600万字的创作纪录便是他的成绩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是生活中饱经磨难还是文坛上功成名就,王蒙在生活与创作上都能保持“青春活力”与“积极心态”。
B.王蒙因为名噪一时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出版高调跨入文坛,随即陷入争议漩涡,该书出版时,《青春万岁》还在修改。
C.王蒙认为在新疆16年的艰苦生活又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正面的东西,比如说扩大视野、甚至是锻炼身体,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资源。
D.王蒙被铁凝称为“高龄少年”,因为这位始终对生活饱含激情的老人身上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2.作为学者的王蒙是怎样对待新生事物和传统文化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王蒙说“你的人生和历练是不会糟践的”,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仁爱是中国人心灵家园的基石
董卫国
仁爱精神可从两方面理解
曾子把孔子自言的“吾道一以贯之”诠释为“忠恕”,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自己也说“忠恕违道不 ”,此处的“道”,自然是仁道。古代注疏说:“中心之谓忠。”所谓中心即内心,意即保持内心端正真诚的道德情感;“如心之谓恕”,所谓如心即如同己心,意即像感受自己的内心一样来体量和感通他人之心。忠恕是一体互通的,做到忠时,自然能够表现为恕;没有忠的功夫,恕亦难以维持。换言之,当人心消除偏私之心和固执意见的遮蔽,回归于其自身真实的状态,自然能够以一体同爱之情来感通万物。此即孔子所崇尚之仁道。所以,从根本上说,仁爱的精神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就是排除私心与偏见之遮蔽,从而保持内心情感之真诚无妄,表现为修养的功夫就是“克己复礼”,亦即忠道;其二就是能够同情于他人他物,保持感情之敏锐,防止心灵麻木,表现为修养的功夫就是“仁者爱人”,亦即恕道。这两方面一体互通。
忠恕虽然并非仁道之全部,但是作为践行仁道之方法,仁的精神恰恰就在忠恕之中。其中,忠是体,恕是用;忠是本源,恕是表现。现代人往往仅仅注重从爱来理解仁的精神,却忽視了本源。失去了内心的端正和清明,爱的感情就容易导向泛滥。儒家的仁爱精神,从根本上说,是本源于真心本性的一体同爱之情。这种一体同爱之情,必须以内心的端正和真诚为前提。相应的,对仁爱精神的培养也应从两方面落实,一者,培养敬畏精神,注重端身正己的态度;一者,培养敏锐的同情心,防止道德情感的麻木。
仁爱是有秩序有层次的
爱虽然是仁的基本内涵,但此爱并非抽象笼统之爱,而是在现实人伦世界中有秩序、有层次的爱。仁爱之发端 于孝悌亲亲之情,《论语》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现代有人批评儒家的孝道,认为孝道具有狭隘性,不及某些 所倡导的博爱。其实这是莫大的误解。儒家的仁爱精神绝非没有博爱,相反,恰是以博爱为旨归的,且这种博爱更为圆融,更容易落实。孝道与博爱并不矛盾,相反,两者一体互通,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早在战国末期,孟子批评墨家之兼爱思想,即充分地阐明了这个道理。孟子批评墨家之兼爱,但并非反对博爱本身,而是认识到墨子所倡导的无差等之爱的内在矛盾。所谓无差等的兼爱,貌似令人向往,却违逆人的本心真情。所以,墨家提倡兼爱的逻辑最终导向了功利主义,所谓“爱人之父,人亦爱其父”。这样反而失去了博爱的真实源头和情感基础。
儒家则认识到,孝悌亲亲之情源于生命之自然连续性,由此,人最容易流露自己的本心真情。以此为源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自然能够有博爱之落实。相反,失去了孝悌爱亲之情,鼓动人们超越所谓家庭局限去平等地爱所有的人,这看起来似乎合理,却违背人之常情,往往流变为一种极端的集体主义。儒家所强调的孝悌爱亲之情,恰是一切伦理教化的根基,所谓“因亲以教爱”。时至今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然是深入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伦理思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9月20日第10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子把孔子讲的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大道诠释为“忠恕”,孔子自己也说“忠恕违道不远”,据此可推知:孔子承认“忠恕”即是他的仁道。
B. 仁爱的精神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排除私心与偏见,保持内心情感之真诚无妄的忠道;其二是情感敏锐,同情他人他物的恕道。这两方面是一体互通的。
C. 忠和恕二者的关系可描述为:忠是体,恕是用;忠是内核,恕是表现形式。忠是本源,内心忠,自然能够表现为恕;内心不忠,恕亦难以维持。
D. 仁道不只包括忠恕,但是忠恕却是践行仁道的方法,仁的精神在忠恕中得以体现。对仁爱精神的培养应从两方面落实,即注重端身正己的态度和培养敏锐的同情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仁的基本内涵是爱,这种仁爱是落实到现实人伦世界中的有秩序、有层次的爱,而不是只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抽象、笼统、不切实际的爱
B. 墨家主张无差等的兼爱,貌似令人向往,却违逆人的本心真情。失去了孝悌爱亲之情,鼓动人们超越所谓家庭局限去平等地爱所有的人,这看起来似乎合理,却违背人之常情。
C. 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站在仁爱是现实人伦世界中的有秩序、有层次的爱的立场上,批评墨家的无差等之爱,但这并非反对博爱本身。
D.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以博爱为旨归的。这种博爱更为圆融,更容易落实,因为儒家的博爱“把别人的老人看作自己的老人,把别人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认为儒家的孝道具有狭隘性,不及某些宗教倡导的博爱。其实儒家仁爱精神是以博爱为旨归的,且孝道与博爱一体互通,孝道是本是源博爱是末是流。
B. 儒家的仁爱精神,从根本上说,是本源于真心本性的以内心的端正和真诚为前提的一体同爱之情。如果失去了内心的端正和清明,爱的感情就容易导向泛滥。
C. 爱虽然不足以括尽仁之内涵,但仁以爱为基本表现形式。仁既非抽象的知识理论,远离人们的生活,也不是空洞假设,而是表现于人的情感生活之中。
D. 墨家倡导无差等之爱,反对人们有孝悌之情,这违逆人的本心真情,失去了博爱的真实源头和情感基础,所以,墨家提倡兼爱的逻辑最终导向了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