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 吟 诵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B. 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 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D. 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
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
B. 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C. 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
D. 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
B. 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
C. 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
D. 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必须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你可能经常会感到刀削般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只更好的铅笔;
不要过于固执,要勇于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勇于改正它;
不管穿上什么样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要留下痕迹,尽管在留下痕迹的时候要消耗你的生命,但这正是你的价值所在。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遵义四中迎来了她的百年诞辰。一百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一百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_。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总会及时地反映在年画里。形式上,_______,到清末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内容上,有的反映早期京文化,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场景,还有的表现的是上海的高楼、天津的马路......年画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发展着。可以说,_______。刻在年画中的,是历史,是文化,______。
①年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②年画,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
③还是一种创新的民族精神
④从隋唐时与木版印刷的完美结合衍生出了木板年画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③①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也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新浦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遵义市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D. 与打电话相比,使用短信可以避免因措词不当带来的尴尬,也不必因害怕失态而刻意控制情绪,因而沟通起来更加轻松随意。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溯(suò) 百舸(gě) 彳亍(chú) 挥斥方遒(qiú)
B. 谤讥(bàng)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 缒(zhuì) 长篙(hāo) 忸怩(nǐ)不安 有恃无恐(shì)
D. 青荇(xíng) 挟持(xié) 颓圮(pí) 怒发冲冠(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