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5)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6)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7)但我不能放歌, 。 (徐志摩《再别康桥》)
(8)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9)复为慷慨羽声, , 。(《荆轲刺秦王》)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小题。
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 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如果,果真
C. 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
D.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不过
2.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 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箱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后告知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将军就显得头脑简单,无勇无谋,轻信他人。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C. 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
D. 春秋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 夫晋,何厌之有?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 以其无礼于晋 燕王拜送于庭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以其无礼于晋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B. 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而:夜缒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