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癖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2014年第5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B. 文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它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 小说通过对父亲几件小事的叙述,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社会小人物,他为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 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也很重视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E. 作者借“初中男同学”之口,既赞赏父亲精湛的演技,也隐约透露出父亲一辈子未能出演主角的复杂心理,体现了作者的精妙构思。

2.请简要分析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么的?

3.小说以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名为《配角》,塑造的主人公是父亲,如果把题目改为《我的父亲》,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CE 2.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 要求分点作答,每点2分,答案体现变化的几个关键词:期望——后悔——关心(答案接近即可) 3.人物上①画线句子,是父亲以一个“配角”身份,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的状态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形象特征。艺术手法上②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悠长。主题上③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分点作答,每点2分。 4.观点一:不改更合适。①(人物)原标题“配角”,具有双关义,标示出父亲的社会角色——一个扮演着配角的演员,具有职业特征。同时也寓意着父亲在生活中的“配角”身份,符合父亲在小说中的各种表现和遭遇,“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与“配角”这个角色特征相吻合。②(情节)“配角”这个符号始终贯穿着小说,小说中的几件小事也都是围绕着父亲的“配角”身份而展开的。③(主题)以“配角”为标题,鲜明地呈现出小说的主题,即普通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也仍然认真勤奋地工作生活着,为家庭、为所爱的人无怨无悔全心付出。 观点二:改后更合适。①(人物)改为《我的父亲》,明确交代主要人物形象。以“我的父亲”为题,揭示出主人公的伦理特点。②(情节、结构)作者选择几件看似不关联的小事,但以“我的父亲”把几件小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发生在“我”初中、高中、大学时期的几件小事,突出了父亲对母亲、“我”和妹妹,对这个家庭的爱。③(主题)以“我的父亲”为题,作者把表达的主题明确鲜明地呈现出来。 (观点明确1分,结合小说内容展开分析,有条理、分点作答,每点2分,整体表达1分。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概括、分析和鉴赏能力。A选项小说开头先介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衬托职业中扮演的角色的卑微,不存在“欲抑先扬”之说。D选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半句“几个人物”都“刻画得很生动”表述不严谨,后半句“重视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对,小说未涉及心理描写。 B选项的环境描写,突出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这里的表述没错。从全文看,小说只是选择了几个生活小事,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判断比较牵强。但在“我到岳麓山看父亲拍戏”这件小事中,环境描写对强化人物形象的确有作用。E选项中父亲的“复杂心理”,从上下语境可知:一方面,父亲对自己担任配角有清晰明确的认知,认为角色无大小,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父亲也因未能赚更多钱改善家庭招致母亲的抱怨和不满而感到痛苦,复杂情感交织。“初中男同学”所说的“如果”正是作者的巧妙构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劝学》

 

查看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关于兴办教育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锦瑟》

 

查看答案

《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