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濯扬清 所向披糜 追本溯源 信誓旦旦
B. 刎颈之交 书生义气 睚眦必报 夙星夜寐
C. 放荡不羁 葳蕤生光 罄竹难书 置若罔闻
D. 否极泰来 悠悠鹿鸣 白头携老 契阔谈䜩
下列各项中,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杞子(qí) 卮酒(zhī) 挥斥方遒(qiú) 濡缕(rú)
B. 偏袒(tǎn)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iǔ nì) 斑斓(lán)
C. 拊心(fǔ) 长篙(hāo) 夜缒而出 (zhuì) 拜谒(yè)
D. 笙箫(shēng) 阙秦(quē) 瞋目而视 (chēn) 分外(fèn)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A. ①处诗人点明自己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清高孤傲的诗人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去,并宣泄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B. ②处写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写为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式对仗,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C. ③处从远景转到近景,犹如电影的镜头般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D. ④处以写景与同开头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又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收结,全诗向往田园的主旨也得到了升华。
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习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2).这首诗在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诗人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如何理解“守拙”这个词?
(3).“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久在樊笼里 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误落尘网中 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恋旧林 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池鱼思故渊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 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3).下面对《归园田居》一诗的鉴赏不正确一项是(____)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