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 , ______...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描写了春回大地草木勃发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两句是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还。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4)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5)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7)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

(9)《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0)《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6)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7)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8)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0)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解析】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岫”“鹜”“蟪蛄”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两题

纱窗恨·答冠月韵

田茂遇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注释] 落梅花:即《梅花落》原出塞北,汉乐府横吹曲名,本笛中曲。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笛声”意象包含愁苦,上阕既写笛声高亢凄厉,也写诗人心中愁苦凄凉。

B. “黑雪”,雪是白色,而诗人着一“黑”字,正写出夜晚所见之景。

C. 落梅花,一是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飞飞落落,飘飘洒洒落下的情景,一是梅花落的曲子。

D. “雕盘处”“ 马嘶外”,地域辽阔,突出了边塞的特点。这一句再现了边塞的壮阔景致。

2.这首诗感情丰富,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 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B.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C.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D.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 “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D. “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 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 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 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4.翻译句子: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    D. 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2.翻译下列句子: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写于“乙巳岁十一月”,这一年是晋安帝义熙元年,那么,五年后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庚寅年。

B.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登临滕王阁时正是季秋,那是秋天的第三个月,秋意正浓。

C.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D. 李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指没有关系比较近的亲属,“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奚以知其然也?  ③都督阎公之雅望  ④南冥者,天池也。

⑤莫之夭阏者  ⑥寓形宇内复几时   ⑦乐夫天命复奚疑?

A. ①③⑤    B. ②⑤⑦    C. ④⑤⑥    D. ③⑥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