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对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初步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对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初步观察,并结合对动物群组成的分析,可以确定在安徽东至县华龙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类型。

B. 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演讲中表示:百度连接的范围越来越广、东西也越来越多。

C. 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 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公平竞争。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中途易辙,“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改为“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上”。C项,成分残缺,“作用”前面没有谓语,在“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前加上“具有”。D项,成分残缺,在“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后加“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B.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B. 李白在高山景行中欣赏美景,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C. 《诗经》中的《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D. 平日你待我那样好,这次我自然要投桃报李,助你一臂之力。

 

查看答案

默写

(1)《诗经·氓》中用“斑鸠”来作比,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 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的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说离别,只描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

A. 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 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 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 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

E. 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前人读这首诗时认为,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终老不复:通“娶”,娶妻    B. 何意致不:厚道

C. 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D. 会不从许:有称代作用,代“你”。

2.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 “鸡鸣”“黄昏”“夜半”“平明”“人定”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按时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B. “结发同枕席”中“结发”指成婚前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就是此意。

C. “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D. “槌床便大怒”中“床”是供人休息的卧具。

3.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 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C. 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 选文以孔雀起兴,叙述兰芝自诉、自请谴归,仲卿求情、遭母训斥,兰芝辞别、夫妻分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4.翻译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1)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2)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