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暮蔼 杳无音讯 捧袂 瞻仰
B. 磨蹭 哀声叹气 癖好 哆嗦
C. 讥诮 天理昭然 辖制 酒馔
D. 纯粹 丰姿绰约 胡绉 景至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尴尬(gān)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 仓廒(áo) 泅水(qiú) 坳堂(ào) 咬文嚼字(jiáo)
C. 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
D. 泠然(lìng) 绣闼(tà)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志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 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 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 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划和创办。
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
(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3)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销雨霁,_____。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7)臣以险衅,_________________。
(8)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冥者,天池也。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①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①【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 郑伯如晋 如:到……去。
C.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2.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 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 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