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像魅力十足的妖怪。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那是一棵稚嫩的苹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魂不守舍。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自家稻田。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就是。”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好事?

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我的心咚咚直跳,胸腔像要爆裂。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我清楚,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恶毒骂言。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那些骂言句句刻进了行人的脑子,更是烙进了我的心里。

那夜,我第一次失眠了。不仅害怕那些骂言,我更担心黑牛叔最终要告发我。因为听父亲说,三婶正在给他做媒,准备把自己的远房表妹,一个寡妇介绍给他。他怎么会不去讨好,不去奉承?我惊恐万分,夜里,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上,和黑牛叔一道上山放牛时,他笑着对我说:“那个三婶,太过分了,也就丢了两个苹果嘛,她就那么诅咒人家八辈祖宗!那些话,谁听了受得了?太可恶了!”

我的泪噙满眼眶,委屈和恐惧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我想乞求黑牛叔不要告发我,又害怕说出来,会遭到耻笑,甚至拒绝。我赶紧扭转头,假装看远方。

黑牛叔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虫子进了眼睛!”我狠命地揉揉眼睛,将泪活生生吞咽回去。

那天傍晚,三婶又开始了咒骂,骂言却变了。她骂道:“连老婆都找不到,还做损人利己的事!我看就是缺德的事情做多了,做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

明显骂的是黑牛叔,村里就他一个光棍!

母亲愤愤地说:“听说人家黑牛主动向她承认偷吃了两个苹果。都赔礼道歉了,她还不依不饶,真是个泼妇!”

听了母亲的话,我僵在那里,惊呆了!

十年后,我重回故乡,专程看望黑牛叔。

他老了,还是孤身一人。

我说:“黑牛叔,谢谢你!”

“谢什么?我一个老光棍哪值得你来感谢呢?”黑牛叔说。

“别那样说,黑牛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苹果的事。”

说到苹果,黑牛叔大概是记起来了。他笑着拉着我的手,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准有大出息,所以出面帮你顶了那罪。小孩子嘛,哪有不犯点错误的?现在看来,她的诅咒无效,你不是挺好的吗?只是,对我的诅咒倒挺灵验,真打了一辈子光棍呢!”

看黑牛大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偷偷地摘三婶家的苹果,是因为那时候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B.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表现了“我”在成年后,对自己儿时的过错充满内疚的情感。

C. 黑牛叔顶替“我”承认偷苹果,一是担心“我”被骂声伯恩害,二是认定“我”将来有大出息。

D. 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情节完整,思路清晰。

2.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3.小说的结尾提起当年顶替挨骂的事,黑牛叔说“值得”,他仍然是“光棍”的生活。而“看黑牛叔笑呵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安排这样的结局,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

 

1.D 2.①人物塑造上,这样官吏表明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②结构上,.为后文黑牛叔为我顶罪,“我”担心黑牛叔告发以及后来黑牛叔向“我”解释的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③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姉大声咒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3.①这样安排,突出黑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这样不幸的生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②以“我”的笑不出来,反衬黑牛叔 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引发读者思考。③以“我”的内疚衬托黑牛叔的善良,凸显了 小说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D项,“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概括分析错误,文中无“恨苹果”的情节,可以改为“悔苹果”。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是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情节作用能力。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为后文后文 “我”担心黑牛叔告发,黑牛叔为我顶罪,以及后来我感谢黑牛叔,黑牛叔向“我”解释的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人物形象塑造上,该情节的设置,表明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姉大声咒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家”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仲子,齐子世家也。”(《滕文公》下)赵岐注“世家”为“世儿卿大夫之家”。司马迁著《史记》,有“世家”一体,主要叙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后世言“世家”或“世族”者,大多据《孟子》和《史记》引申,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世家大族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或因军功封侯拜相、子孙袭其封爵禄位而成,或以经商致富跻身官僚而成为一方望门,但是最普遍的还是由读书进入仕途而遗泽后代以成者。在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的这两句话:“满朝赤紫贵,尽是读书人。”极扼要地道出了文化在封建世家形成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建世家在形成之后,为保持长久不衰,一方面是兼并土地,广积田产。但是,仅有田产,并不足以保住富贵与名望。如果政治上衰落,财产随时都有被势家夺去的危险,所以,比财产更重要的是要使后代子孙具有跻身官场、谋取显官要职的能力。为此,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督子读书,尤其是那些由科场起家的世家大族,对文化尤为看重。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里家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那么,世家大族在这方面显然施展着比一般家庭更大的作用,即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着传递文化的职能,并形成这样的运行轨迹:文化——仕宦——世家(官僚兼文化)——文化。这就是封建世家与文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极其强固。历代统治者为鼓励孝悌友爱等人伦道德,对世代同居之家常有褒奖,使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制度得到强化。那种三世同堂、九代同居、珍重门弟与世系的特点,使家族由居住地域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稳定的人际团体,从而导致文化也像家族的延续一样,在一个稳定的群体内传递与延伸。

这样,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运行轨迹中的后一个“文化”,也就具有了某种“家学”的特点。譬如: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靠经学起家,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于是,某一门经学便成了某个世家大族的“家学”。当时著名的世家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宋代,理学称盛。金溪陆象山(九渊),其八世祖陆希声是唐昭宗时的宰相,至陆象山辈历二百年,家道已衰。但陆象山一辈兄弟六人中,象山、梭山(陆九韵)、复斋(陆九龄)三人皆精研理学,演为一代家学之盛,家世也赖此得以复兴。

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在《四书》《五经》和诗赋方面,农医百工之学很少问津。所以,世家大族器重和传播的文化,主要是一种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人文文化。

经学,在敲开仕途之门后往往被束之高阁,而文学由于具有交谊、记事、言志、抒情、咏物、唱和等多种功能,自然就成了士大夫及其眷属、子弟们日常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士大夫之流大多也是文学天地里的骄子。代有才人的现象更是屡见诸史籍。三曹、三苏自不必说金庸引以为自豪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家族史,更是近代以来世家文化兴盛的美谈。

(《选自《世家文化文化世家》,作者:李真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是指世代做官第高贵的人家,世家的官爵有通过军功、经商、世袭、读书入仕获得。

B. 重视教育,督子读书,使他们路身官场,是世家保持长兴不衰的唯一途径。

C. 世家是文化传递的媒介,文化是世家产生的根源,同时又是世家发展的目标。

D. 家学兴盛与统治者的倡导密不可分,统治阶级又利用世家的影响力加强自己对百姓的统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世家说到文化,再说到文化世家,逐层深入,引经据典,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

B. 第一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关于“世家”的内容的目睥是为了介绍世家的来源。

C. 文章第二三两段作者阐述了世家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读书出仕都是一条普遍途径。

D. 第五段从统治者对恪守人伦道德的世家大族的褒奖,指出了这些世家兴盛的外部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子弟要跻身官场,谋取禄位,因此世家文化往往依附皇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B. 由于世家子弟科举应考内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C. 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因而出现了“农学”。

D. 世家子弟经学是为了应考,学诗赋则可以言志交友,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张温照片刷爆网络:在漆黑的路上,一名男子骑着三轮车,三轮车上载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辆警车打开了大灯在三轮后缓慢前行,为三轮车照亮回家的路。如一位网友所说“你们不仅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亮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的是部分产品在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前后的国际市场价格,请根据该表内容,写出两条结论。

品名

中国参与制造前的价格

中国参与制造后的价格

石墨烯

5000元/克

3元/克

通讯交换机的面板

20万元/块

1万元/块

水泥厂磨机减速机

1000万元/台

300万元/台

15英寸液晶面板

260美元/个

60美元/个

烷烃类气体

45000元/公斤

28000元/公斤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______。他们会因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此外,_____,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______,保证呼吸。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失副红色羽毛球拍,请您务必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