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上方谷受困后,决意坚守不出,何故又上表曹睿请战?曹睿又是如何决断的?
(天水郡太守)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郡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诸葛亮之计”是什么?此后孔明如何使姜维归降?请简述相关情节。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A. 中散大夫谯周感叹:“近来朝廷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姜伯约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国将危矣!”乃作《仇国论》一篇,寄与姜维。
B. 谯周、廖化劝阻姜维八伐中原,廖化的意见是: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姜维在祁山围困邓艾。
C. 刘禅听宦官黄皓之言,召回姜维,姜维在进退两难之际,乘势撤兵。姜维听信郤正建议,往西川屯田。
D. 吴国丁奉、陆抗死后,吴主孙皓荒淫无道,凶残横暴,晋益州刺史王濬上书请伐吴,张华也上表请求伐吴,秘书丞杜预的话更坚定了司马炎的决心,于是决定发兵伐吴。
E. 刘禅听从郤正的建议,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兵七万抵御魏国邓艾的来犯,诸葛瞻命子诸葛尚为先锋抵御邓艾,在绵竹父子俱亡于沙场。
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A. 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曹睿病亡,临死前,把幼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
B. 正始元年,曹芳8岁,继任大魏皇帝,叔父曹爽与大臣司马懿辅政,后来曹爽忌恨司马懿,入奏曹芳,加司马懿为太傅,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C. 曹爽请魏主曹芳去谒高平陵,祭祀先帝,大小官员皆随驾出城,司马懿谏止,以防发生变乱,结果真的发生高平陵政变。
D. 司马师遗言曰:“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汝,指司马昭。
E. 姜维布下疑兵,实际取南安袭击董亭,被邓艾识破。姜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阵亡。
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A. 夏侯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面对黄忠步步为营的前进,不能忍耐,派夏侯尚出战,结果夏侯尚被黄忠生擒。夏侯渊急使人到黄忠寨,言愿将陈式来换夏侯尚。黄忠约定来日陈前相换。
B. 黄忠逼到定军山下,法正说:“定军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将军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是夜二更,黄忠引军夺了此山。
C. 黄忠斩了夏侯渊,曹兵大溃,各自逃生。黄忠乘势去夺定军山,张郃领兵来迎。黄忠与陈式两下夹攻,张郃败走。山旁闪出一彪人马,挡住张颌去路;为首一员大将,大叫:“燕人张翼德在此!”
D. 曹操自领大军二十万,来与夏侯渊报仇。目今张郃在米仓山搬运粮草,移于汉水北山脚下,孔明曰:“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粮草不敷,故勒兵不进;若得一人深入其境,烧其粮草,夺其辎重,则操之锐气挫矣。”
E. 玄德曰:“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郃?若斩得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也。”黄忠请战,孔明曰:“你可与张飞同领一支兵去;凡事计议而行,看谁立功。”黄忠应允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