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B. 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来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C. 5G时代将是物联网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毕竟,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加智能、便利地生活。

D. 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对于如何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也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管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途易辙,应改为“将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B递进关系不当。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的安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釡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②一场车祸让这位阳光男孩突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巨大的人生落差让他不知所以,他在残疾的阴影中整整消沉了五年。

③有的书读了是消遣,而有的书读了则能让人深思,那种对人生阴暗面的揭示会令人如芒在背,会让人禁不住叩问自己的内心。

④嫉妒心强的人看到了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但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⑤崇文立正气,千载有新篇。虽然笔架山下的古代先哲义士早已逝去,但这块钟灵毓秀之地仍文脉永续,浩气长存,延续着一股正气、英雄气。

⑥一般说来,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沉稳不足,可以顿悟,不耐渐修。范扬却能够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华,厚积薄发。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②李先生的这件祖传藏品非常珍贵,一直秘不示人,今天借“鉴宝”栏目公诸同好,让在场的几位鉴宝专家都赞叹不已。

③工作中出现些小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这些小问题而不思改变,时间久了,就可能积羽沉舟,悔之晚矣。

④城市治霾是一个科学治理的过程,应该立足长远,久久为功,而不应总是寄望于“一抓就灵”、“一蹴而就”。

⑤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大关注。

⑥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元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鲲鹏奋飞时“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但它也并不逍遥,因为它“________”,依然有所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着意寻春懒②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③归宁④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释:①鹅湖,风景优美之地,词人闲居时常游之所。②懒,指了无情趣。③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④归宁:归家省亲,即出嫁之女回娘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著意”一词,表露出久卧病榻之后,词人对春意盎然之景的企盼;“懒”字则又道出词人“精力衰退”的实际身体状况。

B. “山才”两句化用杜诗“片云头上轩,应是雨催诗”,描述了词人观赏山景作诗的情状,把词人陶醉在自然风光之中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C. “携竹杖,更芒鞋”写词人野游的装束打扮,营造出轻松而随意的氛围。“竹杖”暗示年老体衰,而“芒鞋”则照应上片的“寻春”与“信步”。

D. “朱朱粉粉野蒿开”描绘出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写出了田野的实景。

E. 这首词上片写病愈无意出游的情态,下片写出游所看到的原野风光和人事,上下片联系紧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有评论者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两句将春天描摹得最为生动传神。请找出这两句描写最巧妙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尘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借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B.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C.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D.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称儿童时代。    B. 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 长揖,是古代的相见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对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3.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误尽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 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之士争相夸赞他,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妄诞成为时风流俗。

C. 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D. 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其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其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