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 《中国诗词大会》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    《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牧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曝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无论是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网友“美好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摘编自2017年02月08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小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

(摘编自2017年02年09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

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受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其成功根源在于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和春节黄金档期。

B. 荧屏是一种资源,作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认识到: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

C. 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尝试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

D. 《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

B. 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

C. 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D. 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

E.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式的建议。

 

1.A 2.AD 3.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或利用强势电视平台和黄金档期。②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或采用多种多样的竞赛方式。③利用电子媒体和大数据等新工具。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内外因理解错误,选项所显示的信息是“收视率”这一方面,但创收视率历史新高的根源不在于“平台”和“黄金档期”,原文说的是“好口碑的综艺节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比起“平台”和“黄金档期”,更有理由成为根源。C项,原文“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选项为“大多数”;D项,原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2.试题分析:B项错误,“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应改为“第一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因为第一则说到了平台、档期、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形式创新等方面,更为全面。C项错误,“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不符合原文“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所说的这一导向。E项错误,材料四并未提到新闻背景。 3.试题分析:注意从“形式”“平台”“档期”“内容”和“媒介”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出自己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_________。”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在《荆轲刺秦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又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

B. 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扣月。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这已经是深夜了。

C. 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也是深夜的景色: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

D. 前六句展现了诗人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的形象。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文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还是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由诗人的不能酣眠,我们能够看到他的疲倦。

B.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他是为自己的身世遭际而忧心。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万事”不顺,难免清夜难眠。

C. 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D. 诗人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侍御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

B.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远及近,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

C. 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

D. 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荆轲顾笑武阳顾:回头看

B.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把:抓住

C. 秦王惊,自引而起引:伸直身子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用手提起

2.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线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而乃以手共搏之

A. 以次进    B. 以故荆轲逐秦王

C.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D.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4.5.下列句中加点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通”    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

C.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    D.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

6.7.下列对情节、人物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选文描写了荆轲刺秦王过程中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等惊心动魄场面。

B. 写荆轲”——“”——“三个动作,衬托出秦武阳的胆怯和秦王的威严。

C. 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从侧面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D. 选文最后写荆轲事败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从正面刻画了荆轲的英雄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题。8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按剑而                跽:挺直身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                  胜: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称王

D.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拔剑切啖之                于是荆轲遂就车

B.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其无礼于晋

C.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为虏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樊哙覆其盾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        B.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良曰:臣。              D.因击沛公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 义(社会影响)上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媒体信

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 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

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 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

面。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 能。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

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

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提 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 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 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从艺术本源

来看,诗歌首先是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浓缩“我”与“你”、“他者”、世界的关 系;诗歌是未来时间里最美的存在方式,是逍遥的自在,是灵性之光。那些震烁古今的诗作均浸润着心 灵的雨露,蕴藏着丰富的心灵材料。

写作、阅读、朗诵诗歌的过程是心灵受外物感动得以滋养的过程,缺失心灵的书写,不是好的诗作。 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体思想等方面,好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豪斯曼曾在题为《诗的名称与实质》 的讲演中说:一首好诗能够从它沿着人们的脊椎造成的战栗去判定。好诗,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

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饱含情感、见得到人性的光和影的诗歌必然会触动读者的心灵, 让人刻骨铭心!从诸多世界经典诗篇中,我们会在瞬息间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压抑或敞亮、

温暖或孤寂,好诗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心力源泉。

 

 

 

 

 

 

 

 

 

 

 

 

 

 

 

 

 

 

 

 

 

 

 

 

 

 

 

 

 

 

 

 

 

 

(摘编自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社会,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因此诗歌虽然不会改变人的命运,但却 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B. 诗歌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这是由诗 歌本身的文体特性决定的。

C. 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它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人们以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这种精神 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提供的。

D.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以及用来 交流、传承或者延续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根据孔子有关《诗》的论述和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中的观点,可以看出诗歌除了具有艺术性之 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B.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不是谁强加给它的,完全是源于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因此不必以政 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C. 诗人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担负起社会责任,回归社会,用诗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 切可以关怀的对象。

D. 诗歌从艺术本源来看首先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需要时空概念,却浓缩了“我”与“你”、 “他者”、世界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直指人的心灵,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作用,因此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必然没有希望, 一个民族的未来要靠诗歌照亮。

B. 诗人既要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如果不用心灵去 创作,谁也写不出好的诗歌作品。

C. 优秀的诗歌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体思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 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

D. 豪斯曼《诗的名称与实质》演讲词告诉我们,判断一首诗歌的好坏,关键要看这首诗歌是否能够 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