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历代官员的数量呈不断扩张趋势。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十二万余人。

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发生强化,官员的权力被不断分割,以期官员相互制衡,弱化他们对皇权的挑战。由此造成一官多职的现象,官僚队伍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传统赋税又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途,官员数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俸禄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比如西汉末年,国家赋税收入“一岁为四十余万石,吏俸用其半”,官员俸禄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所以支付官俸成为财政第一大难题,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大多数时候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达于极致的明清两朝,官员薪俸之低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低俸制的另一个原因是皇权专制的自私短视本性。皇权专制本身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原理是千方百计保证君主的利益,损害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官僚阶层的利益。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好比一个公司的老总,百官好比员工。压低员工工资,保证自己的利润,对老板来说是一种本能的偏好。从皇帝的视角看来,采取“薄俸制”和“低饷制”,用“教育”来要求百官清廉,既省心省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

传统社会的低俸制,到底低到什么程度?以明代的县令收入为例。明代正七品县令月俸只有七石五斗。用七石五斗粮食养活一个大家庭甚至家族,这个县令的生活只能是普通市民水平。而且明代对于官员办公费用不予考虑,师爷、账房、跟随、门房和稿签等手下均需要县令来养活。再比如曾国藩在做翰林院检讨时,年收入为129两左右,年支出为608两左右。赤字480两左右,需要自己想办法弥补。这是当时京官的常态。

低薪薄俸为朝廷节省了大量的财政支出,也有利于培育出一批清官楷模。但与此同时,薄俸制也有着巨大的危害:它容易诱发腐败,并导致腐败的普遍化。权力笼罩一切,权力不受约束。与此同时,官员们却又只能拿到极低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薪水。这就形成了“渴马守水,饿犬护肉”的局面:让一条饥饿的狗去看着一块肥肉,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它,骂它,教育它,它也还是要偷吃,因为不偷吃它就活不下去。在低薪制下,选择做清官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官员们不得不想办法搞一些灰色收入,这样贪污就无法根治。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这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之举,因为腐败最后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开足工资要大得多。

(摘编自张宏杰《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中国官员的数量随朝代更迭不断增加,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B. 秦汉以后,皇权专制不断细化分割官员权力,目的在于减少官员对皇权的影响。

C. 明清两朝,皇权专制达到了极点,官员俸禄也低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D. 中国古代赋税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项,许多朝代官员俸禄支出就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明代县令俸禄低,经济压力大:家人和手下办公人员均依靠其养活。

B. 低薪薄俸有利于培育出一批奉公守法的清官,却也容易滋生大量的贪污腐败分子。

C. 对皇帝来说,低俸制不仅能维护自身利益,更在于有利于管理官吏。

D. 给足官员应有的俸禄,产生的财政支出额要比腐败造成的损失小得多。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官僚队伍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强化。

B. 在低俸制下,包括曾国藩在内的许多官员都不得不想方设法搞一些灰色收入来填补年赤字。

C. 采取低俸制从表面上看有两个原因,实质上就一个:维护君主的利益。

D. 低俸制使官僚利益受损,以致诱发腐败恶化,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

 

1.D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以偏概全,“官员俸禄支出就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文中仅仅以“西汉末年”为例,“许多朝代”与原文不符。 2.试题分析:C项,“低俸制不仅能维护自身利益,更在于有利于管理官吏”在文中不是递进关系。 3.试题分析:B项, 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及曾国藩搞灰色收入,贪污腐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②不成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④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鲁迅)

⑤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原生家庭。只有生活在父母身边,孩子才能够快乐,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①这种联系不一定会影响每个人的整个一生。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学历的重要性跟职场的工作时间成反比。学历在第一、二份工作中会显得相对重要些,但随着年纪及经验的积累,__,取而代之的则是__,尤其是在工作五年后,就渐渐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哪里毕业的了。所以学历是职场入场券,但__。若拼不过学历,就换一条路子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著名的脑外科专家李教授,下面请李教授发表他的拙见。

B. 您的犬子在这次全国青少年书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啊。

C. 这是我最近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惠存。

D. 王老师今年被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我作为老师的高足,由衷地感到自豪。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这个传统。

B. 金砖会晤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在厦门召开。

C. 在归途中,由于遭遇暴风,使他们不得不把被风吹落的树苗一次又一次重新装上牛车。

D. 尼泊尔地处中、印两个大国之间,能够成为连接两大新兴经济体的桥梁和纽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