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 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该事故己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

D.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请速归还”语气生硬。B项,对联的内容不适合此处情境,临近高考,对联中的话“逆境”“捶打”“烈火”“焚烧”之类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C项,在事故刚刚发生不久,事故家属作为正常人,情绪不可能稳定。“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之类用语十分不人道,无视人之常情,只会增加事故家属的痛苦。D项的“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要注意与“杏坛”区别开来,“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相传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该奖项设立于1927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B.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现实,使本来就向往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朱光潜,在从理智上认识到改文言文为白话之必要的同时,更从事实上看到了推行白话的可能性,以及白话文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C. 人类仅仅根据自己眼前的需要而任意主宰其他生物的命运,在这个主宰和统治的过程中,偶尔除了不知趣的农夫被他的马踢了一脚或被细小的病毒把一部分人击倒在地外,人类总是在胜利。

D. 古徽州人重视教育,每次科考,秀才们都携带当地特制的梅干菜、以传统工艺制作的烧饼等干粮,当时的古徽州山高路险,交通不便,所以这种烧饼保存时间长,且饼壳金黄香酥,口感独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6年9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③有关专家指出:笔者认为,导致此轮房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扩张速度太快,控制房价必须从收缩货币入手,否则,其他措施只能是扬汤止沸

④报道上指张爱玲身无长物,居所非常简单,没有家具、没有床,她睡在活功铺盖上面。发现她的警察说:“不记得她房子有什么家具,只知道到处有很多纸张文件”

⑤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⑥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比过去提高了许多,这一定程度上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愿望予取予求,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缺乏耐心和吃苦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 “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 “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

E.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成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困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先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 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D. 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勋为人耿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征询他想借机杀死苏正和,他虽与正和有仇,但没有乘人之危,并拒绝免于被杀的正和的面谢。

B. 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叛军服其忠义勇猛,并礼赞他。

C. 盖勋秉公执法。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其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将案件追查到底,威震首都。

D. 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誓死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