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象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把胡猜乱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林纾的翻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即春风化人,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B. 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等因素都会使译文走样。

C. 文学翻译中因为“讹”的不可避免,要想达到彻底和全部的“化”境就很难以实现。

D. 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这就是“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又非常形象。

B. 围绕着翻译的“化”、“讹”、“媒”、“诱”四个方面,文章逐层递进进行论述。

C. 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D. 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译小说的“讹”,主要表现在把翻译变成了译者自己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

B. 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人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 真正的翻译家,应该忠实于原著而又不囿于原著,克制自己,避免如林纾似的手痒。

D. 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1.C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春风化人”错,为化境。B项,“与原作品的距离”,而非“原作者”。D项,“与目的相去甚远”错,不管是“媒”还是“诱”,翻译的目的都是促进文化交流。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D项,“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与原文不符。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忠实于原著而又不囿于原著,克制自己,避免如林纾似的手痒”表述自相矛盾。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亚洲首富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王明是高一(1)班的同学,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患重感冒,医生叮嘱他在家休息一天。假如你就是王明,请你向班主任张老师说明情况,写一张请假条。(注意请假条的格式)

 

查看答案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  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原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为悦己者               容:打扮

B. 于是襄子乃豫让曰          数:责备

C. 子不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 则虽死不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去而事智伯 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我故国士报之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共9分  )

A. 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是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B. 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涂饰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 豫让曾先后臣服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D. 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4.翻译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2)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回答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恐急,剑,故不可立拔        坚:坚固,锋利

B. 而右手持匕首之                揕:刺

C. 卒起不意,尽失其             度:常态,气度

D.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恕,原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籍吏民,封府库

C. 行李之往来,共乏其困    D. 郎中执兵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乱易整,不武

B. 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朝济夕设版焉

C. 荆轲笑武阳人之立志,           不如蜀鄙之僧哉

D. 前为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中的“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B. 秋毫不敢有所

C. 且君尝为晋君    D.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查看答案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毛泽东蔑视权贵的的句子是_______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7)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做大事就要不拘小节,《鸿门宴》有个成语很好的表达了这个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