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事六言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

阅读下面两首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事六言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书愤》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73岁,已退居山阴老家多年。《感事六言》写于83岁时。②的博,山岭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

1.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感事六言》中,诗人借醉酒来暂时忘却愁恨,他忧愁的是衰老头白,贫困无饱。

B. 《书愤》颔联写诗人年老了才穿着紧身的军衣出征,手握寒光闪闪的宝剑,满腔悲愤从心头涌出。

C. 《书愤》颈联是诗人回想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宏壮的理想。

D. 两诗都写到了人虽然鬓发已白,但一颗红心依然不变。

E. 两诗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抒发得到强化。

2.请根据“如丹寸心”结合诗作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1.AB 2.①“如丹寸心”是“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报国赤子之心。两诗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挚情和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②《感事》言老、言穷、言忧,归结为言志,抒发老当益壮的壮心豪情。③《书愤》前两联身心对比,一是迟暮之态,一是未老雄心,悲愤中流露出奋争之情。后两联今昔对比,回想壮年的豪迈战斗,慨叹老年的袖手旁观,归结为无可奈何的叹惋,心情悲痛苍凉。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表面看如此,联系《书愤》看,“忧端”绝不只是自身的年老和温饱,忧的是关河和壮图。B.颔联是说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不能从军的我悲愤常在,还想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感事六言》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年衰、贫困与愁恨。年衰贫困,忧端满腹,并未能消磨掉诗人的壮心豪情,反而更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诗的后两句“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便集中地倾吐了诗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陆游:《跋吴梦予诗编》)的爱国心声。这里,诗人以“双鬓”与“寸心”对举,以“作雪”与“如丹”两个比喻对照,色彩一白一红,交相辉映,使人老心红的爱国诗人形象活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在“作雪”之前冠以“多年”二字,则直接说明诗人早已年迈;在“如丹”之前著上“至死”二字,又充分表明爱国的赤子之心是火红而永不变色的。这两句诗反映了爱国志士的共同心声,因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引用。《书愤》“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寸心自许”即是衡量自己的报国之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早孤贫,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鄱阳孝廉范逵至,过存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以易酒肴,乐饮极欢。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颚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丁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谁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寄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③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樗蒲④之具,悉投之于江。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侃尝出临津就船,明日,卒于樊溪,时年七十六。帝诏谥曰桓,且祀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②甓(pì):砖。  ③阃(kǔn)外:统兵在外。 ④樗蒲:赌博器皿。

1.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B.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C.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D.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孤贫”中的“孤”指年幼而死了父亲,而“独”则是指年老而无子。

B. “领枞阳令”中的“领”表示暂代官职,表示这一意义的词语还有“署”和“权”。

C. “贼掠其丁口”中的“丁口”即人口。古代称成年男子为丁,女子和未成年男子为口。

D. “帝诏谥曰桓”中的“谥”指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重情重义。虽家境贫寒,但他和母亲一起倾力热情招待来客。他还不顾天气寒冷,雨雪交加,前去迎接医生,以报答庐江太守张夔的重用之恩。

B. 陶侃很有计谋。山夷县多发生强盗拦江打劫船只事件,陶侃命令众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多人被活捉。

C. 陶侃磨砺志向、勤勉努力。他在州府无政事时,就早上将上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搬回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他正致力于收复中原。

D. 陶侃劝勉人们要珍惜时光。看到部下因闲聊玩乐而荒废了正事,他就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皿,并全都投到江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

(2)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新华网2013/2015/2017

材料二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5

材料三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中国中医药报2017.5

1.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B.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播。

C.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 “中医药”振兴发展。

B. 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

C. 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

D. 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一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材料真实性,产生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

E. 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3.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根据材料阅读,概括列出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匙  柏菁

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回不了头了,他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区当保安,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他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

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能原样配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想要大捞一把,然后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

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感觉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一亮,仿佛冥冥黑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天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在他心目中她简直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望着能看见她。

“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轻轻吹过。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

“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我不能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好,我想把钥匙寄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拿好吗?”

“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

“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您了”。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镇定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的钥匙,仿佛还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开他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9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活动,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

B. 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

C. “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目不斜视、高傲矜持,让“他”变坏;“她”的无意——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排故事戏剧性更强。

D. 小说情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了寄放钥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

2.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3.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尽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的,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

                     (节选自《探索·发现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 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C. 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D.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B. 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

C. 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以铭文作广告,令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得委婉含蓄。

D. 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50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    )

A.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唐·皎然《张伯英草书歌》)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C.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D. 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宋·吴自牧《梦梁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杭州雷峰塔不堪“硬币之累”再度成为网民热议话题。据悉,尽管杭州雷峰塔地宫遗址的玻璃墙外赫然写着“保护遗址,请勿抛物”8个大字,但是仍有不少参观游客往遗址内扔钱,巡查的保安拦都拦不住。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表示,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还给工作人员带来沉重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游客投钱币也是对人民币的尊重程度不够。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认为,中国游客“抛币祈福”的现象源于中国人的“实用心理”,在没有损害古迹、文物的前提下不必过多谴责。

你对此事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