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报道称,中国人以胃口好而闻名,世界银行最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报道称,中国人以胃口好而闻名,世界银行最新数字显示,国庆八天中国人外出就餐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瑞典和挪威等数个发达国家的GDP生产总值。

B. 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更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蕴藏着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

C. 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D. 《朗读者》用最真挚的访谈展现了最平实的情感,用最经典的文本体现了最感人的阅读,广泛获得了好评,因而收视率节节攀高。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A 项中“据报道称”句子杂糅,删掉“据”。C项成分残缺。“建立”缺少宾语。应改为“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D项语序不当。错在“广泛获得了好评”。“广泛”应该修饰“好评”。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进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姐是

①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是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是另起炉灶,阻断文化血脉,而是必须联通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贵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③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搞国防建设。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秋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极大关注。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度,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明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淡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

(5)《水调歌头》中表明诗人留恋朝廷但又担心其中的勾心斗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中直接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但情感基调十分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零丁洋》中以比喻写国势危急和身世坎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净沙·秋思》中在浓郁的秋色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坡羊》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中借落花表现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①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打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谦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重在写景抒情,诗人远望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B.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钱别的场面,甚至--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

C. 颈联实写,交代了朋友的远行,友人的一叶风帆,渐渐远行,诗人的心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

D. 尾联重在用典抒情。写诗人站在汀州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

E. 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离思深情,悠然不尽。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2.颔联的诗眼分別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劝以其馀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硷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上眷遇弥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狱不及竟。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谥清正。

(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博通经史,文学名于乡            奚知其然也

B. 会乡人居言路,属劾憔说            而后今培风

C. 鹿卿悉纵舍劝以其余分            抟扶据上者九万里

D. 惟说素廉平,至辨曲直            时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B.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C.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D.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参加廷试因文章过于直率遭到详定官贬抑,在担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尊重士人,重视教化,抚恤农民,在盗贼作乱中使学宫幸免。

B. 徐鹿卿孝敬母亲,忠于职守。他征得母亲同意才答应真德秀请自己去南安任职的要求,使县邑大治,得到已担任福建路长官的真德秀赞许,以其政绩劝勉各县。

C. 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岳珂驻守当徐时,模征暴敛,陷害平民,商旅不通,徐鹿卿受命核实,官吏闻风逃窜,受害平民感泣涕零,将余财分给他人。

D. 徐鹿卿性情耿直。他因错误举荐人而遭御史弹劾、罢免,等到任泉州知州改任赣州知州,都推辞不就职。后来经丞相杜范劝说才出来任职。

4.把文中西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4分)

(2)上眷遇弥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4分)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博窥经史,兼览谶纬,注《孝经》,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正光四年,初镇江左,上疏荐谨。广阳王元深北伐,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及太祖崩,孝闵帝践祚,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谨为长流参军            引:邀请    B. 谨备述广阳忠            款:服罪

C. 访于谨                    访:咨询    D. 蒙丞相殊眷                夙:早年

2.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左,古人在地理上以南为左,江左也叫江南;以西为右,所以江西可以称江右。

B. 孝廉,古代主要是汉代察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忠皇上、廉能正直的意思。

C. 践祚,在古代专门用来指帝王即位登基,类似用语还有践极、践政、践事、践袭、践国、践位等。

D.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用孝治理国家,臣民以孝立身理家。传说是孔子所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厂博通读经书史籍,注释《孝经》,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 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倚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并打败了拔陵军队。

C. 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 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字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