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 郑 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 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B. 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C. 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意义不大。

D.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二项是(    )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 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反映了引人关注的、最新的某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

C. 对于同一旅游现象,“旅游者意愿”“出游方式”“经营者业绩”“游客体验满意度”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D. 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E. 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们出行旅游目的的理解。

 

1.B 2.AB 3.旅游的目的:(1)“花钱买幸福”,休闲娱乐,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2)享受清新的空气,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体验旅游地文化,增长历史人文知识;(3)利用旅游适当减轻压力,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理解(评价):人们的旅游与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有品位、有内涵、服务优质的出行会给人们带来享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希望提升幸福感,正确的引导必不可少。 【解析】 1.试题分析:A“2017年”错,材料三是2016年;C“不具真实性,参考价值不大”错;D“倡导旅游”的意义不明显。 2.试题分析:C “经营者业绩”不是游客关注的重点;D本文没有提到旅游次数增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E“最有价值”不确切,应该是各有其不同的价值。 3.试题分析:追结合材料进行概括“花钱买幸福”“享受清 新的空气,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体验旅游地文化,增长历史人文知识”“利用旅游适当减轻压力,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崔立

贼悄悄观察了这家已经好久,32号楼501室,确实是没人居住。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贼终于撬开了房门。贼进屋后,关上门,摁亮了灯。

贼惊喜地发现,屋内居然应有尽有。贼想舒服地仰躺在沙发上,却没躺。看来真的是好久没人住了,房间里已经覆盖了厚厚一层灰,沙发上自然也不例外。

贼去翻房间,翻了好久。贼发现居然没有一分钱,贼忽然想到这屋一定是哪位领导的,是哪个想求领导办事的老板送的。贼想想,忙乎半天,居然啥都没有,不免有些沮丧。贼看了看宽敞的屋,又想到自己狭小潮湿的出租房。

于是,贼就有了另一个想法,决定暂对就在这里安家!贼又忙乎了大半天,终于把几间房都清洗、打扫了一遍。贼伸了伸懒腰,终于可以舒服地躺在席梦思床上了。贼拿着遥控器,摁亮了挂在墙上宽大的液晶电视,电视很大,贼也曾想过买一台。但贼不过就是想想,贼在商场见过,要好几万 ,见过一次后贼就不想去商场了。贼知道自己买不起。贼不敢去想赚多少年的钱才能去抱一台回家,贼怕想得头痛。

席梦思床软绵绵的让贼想睡觉,太舒坦了,贼伸展手脚把自己摆放得像一只海龟。

门铃竟被摁响了,把贼吓了一大跳,贼直想往床底钻。不过很快贼就镇定下来了。

如果是屋主来了,定是直接开门进的。贼跑到门口,站在猫眼前看,见是一个中年妇女。

贼打开门,说,有事吗?中年妇女说,我是收物业费的,咋老不见你人啊?

贼笑笑,说,没办法,忙啊。又说,多少钱?中年妇女说,120块。

贼掏了掏裤兜,掏出一张100.又找了两张10块,递给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把那张100块钞票在走廊的灯光下照了照,然后点点头,收在一个包里,说,正好啊。贼笑笑说,麻烦你了!中年妇女说,不客气。

贼关了门,轻轻地松了口气。贼走进浴室,正准备脱衣服洗澡。

门铃忽然又被摁响了。贼暗自骂道,他妈的,咋这么麻烦!骂归骂,贼还是跑到了门口,透过猫眼,见是一名老伯。

贼开了门,说,有事吗?老伯说,我是收水电费的,咋老不见你人啊?

贼笑笑,说,没办法,忙啊。又说,多少钱?

你上月的电费是3个字,水费是2个字,一共4块钱。字数这么少,你不常回家啊?

贼笑笑,说,前段时间出差,刚回来。这个月字数肯定会多的。贼掏了掏裤兜,掏出一张5块,说,就给你5块吧, 别找了。

老伯说,别,我可是共产党员,党员是绝不贪污的,老伯硬是摸出枚硬币递给贼。

贼笑笑,说,麻烦你了!老伯说,不客气。

贼关了门,关了门口房间的灯。贼终于可以美美地去洗澡了。

洗完,贼又舒坦地躺在软绵绵的床上。贼在软软的床上第一次睡到了大天亮,贼难得睡得这么舒服。贼睡醒后,还是觉得晚上来安全些,领导要来至多也是白天来,贼白天就去外面走走逛逛。

贼下楼时,碰到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向贼打招呼,出去啊?贼朝中年妇女笑笑,说,对,去上班。贼在小区门口又遇到了老伯,老伯也向贼打招呼,出去啊?贼朝老伯也笑笑,说,对,去上班。

贼似乎就在501室安了家,早出晚归。贼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终于出现了意外。意外就是领导在一个晚上过来了。

领导打开门时,贼还正躺在床上美美地看着电影。贼听到了门被打开的声音,但已来不及逃跑。因为领导已站在贼面前,领导一脸威严地问贼,你是谁?为什么跑到我家来?

贼一激灵说,你是谁啊?怎么闯到我家来了?

领导眉头皱了皱,还真没人敢和自己这么说过话,领导面 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领导说,你再不说为什么跑到我家来,我就喊人啦!

贼不是领导的下属,所以贼不吃领导这一套,贼说,这些话好像是该我问你的吧?

领导终于忍无可忍,大步跑到门口,打开了房门,喊,来人啊,抓贼啊!

贼也跑到了门口,喊,来人啊,抓贼啊!

很快就有人听到喊声跑来了,其中就有中年妇女和老伯。

领导看见人来了,就指着贼说,大家快帮我抓贼啊!

来抓贼的人却不动。贼也指着领导说,大家快帮我抓贼啊!

来抓贼的人一下就扑向领导,最积极的是中年妇女和老伯。中年妇女和几个小伙使劲把肥胖的领导摁倒在地上,中年妇女喊,看你不老实,还诬陷人。中年妇女抬起头,朝贼笑笑,怎么样?物业费没白交吧!

贼笑笑,点了点头,表示感谢。领导被捆绑了起来,押送去派出所,领导看着贼说,有本事你别跑!站在一旁的老伯甩了领导一巴掌,说,看你不老实,还敢威胁人!

有个小伙踢领导肥硕的屁股,老实点!

(选自《中国最好的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贼悄悄观察了这家已经好久”开头,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更是为了突出贼的睿智,为后文贼安然撬开房门入室居住做了充分铺垫。

B. 贼为了安心居住,把房间都清洗、打扫了一遍,也心安理得地交了物业费与水电费并下楼逛逛,这种形神兼备的表演使人物特别符合生活真实。

C. 小说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老伯甩了领导一巴掌”“小伙踢领导肥硕的屁股”都表现了人们对领导诬陷并威胁好人的义愤填膺。

D. 本文截取一个个片段,情节层层铺垫,结尾意外突转,意料之外的结尾能感染读者,引发深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中的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崔立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比较 注重情节的一波三折;而且故事有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 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 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借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悟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 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 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D.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相关医学报道,①,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现过敏体质;如果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如果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通常不只在一个器官上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②,比如新生儿、婴儿期会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3岁后又会出现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会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源时,③,或者终生也不会有过敏性疾病。

 

查看答案

一位老年妇人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 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 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 ①挽岳母 ②挽母   ③挽伯母

C. 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D. ①挽伯母 ②挽母   ③挽岳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