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 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 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 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一般来说,宾语都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但也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如“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时应将语序调整为“沛公在安”。下列各项不属于此类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C.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D.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译为“使……撤退”。这种名词、形容词或动词作谓语时表示“使宾语怎样”的文言现象称之为使动用法。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此类用法的一项是。
A.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B. 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C. 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D.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以为:认为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 穷困:贫穷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非常:意外变故
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细说:详细叙述
下列各项中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祖道”是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中的“祖”就是“祖道”。
B.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是指祭祀或祭拜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 《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冠是指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已成年。
D. 年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都是这种纪年方式。
下列各项中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二十四史”全都是纪传体史书。
B.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调。
C.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崩”指帝王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不禄,大夫曰薨,士曰卒,庶人曰死。”
D. 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的七颗亮星,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小石潭记》用“斗折蛇行”形容溪水像北斗星排列那样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