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让人扼腕叹惜,虽然他走了,但薪尽火传,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继续前行。
②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③中央大街是一条有哈尔滨特色的商业街,因黑龙江比邻俄罗斯,所以这条街有很多俄罗斯风情元素融合在里边,建筑、食物和纪念品等等不一而足。
④哈市一位高中老师在回家途中,双手接住了一位从三楼不慎滑落的小女孩,此事经黑龙江交通广播播报后,被传得满城风雨,市民纷纷为这位老师点赞。
⑤作为转折时代的文人,潘岳在他的诗赋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才能和开拓之功,对西晋文学云蒸霞蔚局面的出现,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⑥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不温不火的性格有关,他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下列各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憎(zèng)恶 仓廒(áo) 辖(xiá)制 载(zǎi)欣载奔 鱼舟唱晚
B. 讥诮(xiào) 迤逦(lì) 轻飏(yáng) 宠命优渥(wò) 形影相掉
C. 怂恿(yǒng) 闾(lǘ)阎 赍(jī)发 植杖耘耔(zǐ) 老当益壮
D. 庇(pì)佑 夭阏(è) 盘桓(huán) 猥(wěi)以微贱 腹犹裹然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结尾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形影相吊”两句形象地表明自己孤苦无依的境况,来博得皇帝的同情。
(4)《逍遥游》中表达庄子认为真正的无所待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该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原诗是一首七律诗,诗人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到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首诗中,身处帝都长安节日之夜“喧喧车骑”的热闹场景,诗人却“无心逐胜游”,暗含着诗人对大唐现实的忧虑。
B. 第一首诗的“羁病”交代了诗人病中滞留长安的境况,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则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
C. 第一首诗题目中的“月夜”交代了诗人产生愁绪的环境,第二首诗题目中的“对月”则是引起诗人“忆”友的缘由。
D. 这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两首诗中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完全相同的。
E. 白居易在这两篇诗作中借月营造意境,抒发感情,他的《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也有类似作用。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各自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未上,丁内艰。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上曰:“非卿不闻此言。”诏从之。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相仪者请数四,师点正色曰:“班立已定,尚欲何为?”不肯少动。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及后金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师点今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见正人,令人眼明。”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或谓:“令已出矣。”师点曰:“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即追寝其议。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施师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 丁内艰,“丁艰”指遭逢父母丧事,旧称遭父丧为“丁内艰”,遭母丧为“丁外艰”。
C. 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
D. 枢密院,官署名,主管军国机务、兵防等,宋代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施师点敏学早慧,才华出众。年纪尚小他就已通晓《六经》,能写文章;在太学读书时,考试总得优等,得到高宏的赞扬。
B. 施师点立场坚定,据理力争。在金廷上,面对司仪的无理要求,他义正辞严、拒不让位,捍卫了朝廷的尊严,得到了金人的尊敬。
C. 施师点心系黎民,行事果断。他担心不到年终提前考核会使百姓陷入困境,尽管执行的命令已发出,他还是追着扣住了这个命令。
D. 施师点为国储才,选拔贤能。因蜀地远离朝廷,有才学的人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以备朝廷授官时选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2)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墙根儿北墙根儿
袁省梅
保斤抓着麻绳要闪出门楼时,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嚷嚷,“戏园子门口不让你坐啊,哪个欠你拾那点柴?”
保斤听出儿子的话头话脑里满是埋怨,可他没停下脚,心说,我晓得你不欠,做饭有电磁炉,取暖有小锅炉,可拾拾捡捡个柴,不是能省个电吗?电又不是不要钱。
儿子看保斤没停下脚,就追了出去,喊:“今个大嘎子对象来哩,你就不能少去一天地里?”
保斤只好转身回来。
儿子又撵着保斤说:“戏园子门口堆子爸能坐二孬爸能坐,你就不能坐?就那二亩地能打几颗粮?还老去老去,让村里人都笑话我说我养不起你,孙子都要娶媳妇了,还让你去地里。”
保斤想说,自己胳膊腿好好的,坐戏园子门口才是受罪哩。张开嘴时,却只吐出了一团烟雾,灰白白的罩住了他的脸。
儿子看保斤不言语,嘴软了些,还是劝他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说,“有我和大嘎子挣钱哩,咱这光景也好过了,那二亩地能收多少算多少,我和娃一月工资就买咱一年口粮哩,不值顾在庄稼上费心思。”
保斤黑着脸,心想挣钱再多,哪能丢了地?南门前下牛坡那两块地,可都是好地,种啥收啥,分地时多少人眼红哩,现在就都让撂荒了?保斤没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斤和儿子在一起,只有儿子一个人说话。
儿子催保斤换上干净衣服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儿子说:“堆子爸不到六十就啥活儿也不干了,一天坐在戏园子门口。二孬爸不也是?他都坐个啥意思?不就是给羊凹岭人看哩嘛?不就是显摆他娃的光景好过哩嘛?你也去坐嘛,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咱挪北墙根儿,让人都瞅瞅,咱这光景也好过哩。”
保斤还是不言语,心说大嘎子对象要来,不能灰头土脑的见人家娃,地是去不成了,那就去戏园子门口踅踅去。
戏园子门口坐了好多人,二孬爸堆子爸果然在。每个人的神情都像这深秋的阳光般慵懒,松散,苍老。就是二猪爸也是这种模样。二猪在地里养了几十头猪,整天忙得顾了东顾不了西,却非要叫他爸坐戏园子门口去。
有人扔过来一个硬纸板,保斤挤着坐了。他们就说,老东西你可舍得闲坐啊?说准备给娃干到死啊你?说你挣多少是个够啊?人家娃光景好过了,咱冷了坐这北墙根儿,热了坐那南墙根儿,娃脸上光彩了,咱也享了福了,多好的事。
保斤讪讪笑着,可屁股下的硬纸板还没暖热,他就坐不住了。这么好的天,能拾一大捆柴哩。前几天说的浇地,也该看看排上了没?快霜降了,柿子萝卜都该收了。保斤一下子想起来一大堆活儿,屁股下就觉得烤着火般,坐得难受。抬屁股要走时,二孬爸说,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受苦的命!保斤嘎嘎笑笑,一晃一晃地走了。
保斤背着一捆柴从地里回来时,媒人领着给大嘎子介绍的女孩儿刚好也进了门。
儿子把保斤堵在门口,叫他去外面避一避,不耐烦地说:“你瞅你你瞅你,叫你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你又去地里了,看你这一身土,人家女娃见了不笑话我?”
孙子对象没说成,儿子绷起一张黑脸,埋怨保斤,说都是他闹的。说他一天到晚地里跑,影响了一家人的名声。最后恼恼地撂下一句话,说:“老人就该有个老人样,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坐北墙根儿,叫人都看着多好,娃娃孙子脸上也都跟着光彩。”
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他胳膊腿都好好的咋就不能去地里了?坐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等死咋就给娃娃孙子脸上添了光彩了?想是这么想的,可保斤没有问儿子。
第二天,又是个好天气,羊凹岭的人都看见保斤早早地就坐在戏园子门口的北墙根儿下,袖着手,眯着眼,跟个秃鹫般一动不动。时间久了,保斤身后的墙上竟磨出了一块黑黑的影子。
细细看去,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的墙脚处有好多黑影子,一团一团的。
(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保斤原本是不愿意去坐墙根儿的,但孙子没有说成对象一事让他内心深感愧疚,因
此他最终顺从儿子的要求,成了戏园子门口南北墙根儿的常客。
B. 小说的结尾部分,保斤坐在北墙根儿下袖着手,眯着眼,跟个秃鹫般一动不动。这处描写暗示老人们坐在这里表面是享清福,实则是活受罪。
C. 小说的语言质朴而传神,如“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对保斤的强烈不满和急于劝阻保斤出门干活的情状。
D. 保斤是个惯于劳作的老农,虽然家里并不需要他去干活儿挣钱,但他仍然坚持拾柴
2.小说多次写到儿子的话,也写了其他人的话,唯独让保斤始终“不言语”,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南墙根儿北墙根儿”为题目,可谓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