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微写作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对仁...

微写作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对仁者下的一个定义是,自己要站的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平凡的世界》中某些人物接近上述“仁者”的标准。

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180字左右。

 

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次是微写作,要求从《平凡的世界》中选取具有“仁者”特点的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材料中的“仁”指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回忆《平凡的世界》中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然后概括其能体现“仁”这种品质的事情。比如孙少安就很典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以上文字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结合这段话,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孙少平。该文段是少平的心理活动,但是是由作者代为抒情议论,这种写法在小说中很常见。

B. 小说描写的苦难数不胜数:田晓霞被河水卷走,郝红梅失去丈夫,李向前失去双腿,秀莲得了肺癌……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苦难是生命的常态,我们甚至永远无法摆脱苦难。

C. 孙少平有很多次改变苦难人生的机会,但是他都放弃了。他在苦难的奋斗中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意义,最后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

D. 小说很多人物的伟大品格体现在苦难中仍具有宽容、助人、坚忍的品格。少平救助曾告发他的侯玉英;孙玉厚让出祖居窑洞给弟弟成亲;少安主动辍学,挑起家庭重担。

 

查看答案

涂瀛《红楼梦问答》:“或问宝钗与黛玉孰为优劣?曰:‘宝钗用柔,黛玉用刚。宝钗用曲,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钗黛孰优孰劣的问题,涂瀛认为宝钗优于黛玉。

B. 贾母给宝钗过生日,“点戏时,贾母一面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了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这一情节,很能体现“宝钗徇情”的特点。

C. 黛玉来探望宝钗,发现宝玉也在,笑道:“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这一情节,很能体现“黛玉绝尘埃”的特点。

D. 元妃省亲中宝玉和贾府姐妹们作诗。宝玉一时构思太苦,还差一首,宝钗悄悄替他代作一首。这一情节,很能体现“宝钗收人心”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篇在重要时刻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引人深思。

B. 喜欢这座城市,不是因为她的繁华奢侈,光怪陆离,而是因为她恬静悠闲的另一面。

C. 很多人心中都有顶礼膜拜的偶像,偶像实际上承载了人们心里对完美的向往。

D. 经过五年的努力,他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他望着落成的大楼,不禁踌躇满志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司法部门办案过于拖沓,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批评,工作效率的确应该提高,但也切不可在舆论压力下矫枉过正,影响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B.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之下,不仅三菱等大企业退出了不少传统强势领域,日本国内7成左右的植物工厂实际也处于亏损或惨淡经营的状态。

C. 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D. 医疗市场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一些低价药品表面上退市了,但却通过包装、规格、剂型等变化,改头换面后以高价重新进入市场。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受绳”才能端直;“金”要“就砺”才能锋利。同理, 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__________ ,往往有得,__________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4)__________,许君焦、瑕,__________,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5)已矣乎!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8)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

(9)杜甫的《蜀相》中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归园田居》)

(11)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