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微写作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家山》中说,地坛是史铁...

微写作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家山中说,地坛是史铁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某个地方也与某个人物关系密切。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这种关系的理解。180字左右。

提示:

①茶峒与翠翠(《边城》)                    ②未庄与阿Q(《呐喊》)

③黄原与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④渣滓洞与小萝卜头(《红岩》)

(2)玄奘法师在西去取经的途中,虽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耀着执著之光,《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经典名著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物和事迹。请讲述其中一个人物为实现自己理想执着追求的故事,并对此做出评价。180字左右。

(3)假设你是学校读书俱乐部的一员,你们计划为高一新同学们做名著阅读讲座。现在请你任选《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部拟写一份关于讲座内容的宣传海报。

要求:语言具有鼓动意味,180字左右。

 

(1)翠翠出生成长均在茶峒。茶峒秀丽的自然山水赋予她灵动的眼睛和美好纯真的面貌;茶峒淳朴善良的民风使她从小未见过“恶”,心中充满善良的本性;茶峒单纯的文化背景使翠翠对一切充满童真的好奇与热爱。翠翠一切美好的特质都是茶峒风景、人文的影子。从单纯善良的翠翠身上,看见的是一个偏远闭塞、恬静安宁的世外桃源般的茶峒,那也是翠翠一辈子的心灵寓所和港湾。 (2)孙少平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为人家打短工,由于肯吃苦,差点成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他又到城里打工并赢得了同学田晓霞的一段爱情;他后来又光荣地当上了煤矿工人,当上了工段长,成了模范。生活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练了他,使他不断成熟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3)《红岩》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说得好: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说的不仅仅是共产党员,也是我们中国人。在《红岩》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许多热血沸腾的故事,这本书可以告诉你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本书可以让你明白许多人生的哲理。种种故事,都能让你流连忘返,让你感觉无比真实,《红岩》梦幻等你来体验!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这种关系的理解。180字左右”,而这种关系指的是就是前面所说“某个地方也与某个人物关系密切”,考生要抓住地方与人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如孙少平的人生与黄原是密不可分的,孙少平把五味杂陈的青春献给了黄原;如渣滓洞是小萝卜头生命的重要组成,在《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出现是在渣滓洞中,他在那成长,学习。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讲述其中一个人物为实现自己理想执着追求的故事,并对此做出评价。180字左右”,考生先选一个比较熟悉的作品,确定要叙述的目标,然后概括该人物为实现理想而执着追求的过程。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任选《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部拟写一份关于讲座内容的宣传海报”“语言具有鼓动意味,180字左右”,可以抓住该作品的特点,然后运用排比句、对仗句等来突出这些作品的优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家 山

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龚自珍)

                                        ——题记

①年轻时,我喜欢独自哼唱苏联名歌《喀秋莎》。只要“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溜出嘴边,一种轻纱薄雾般的温馨感,便导引我返回医巫闾山脚下的故乡。其实,故乡影像,在我少年时橙色的梦里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一切兰因絮果毕落于苍茫之中,只觉得家就是山,山就是家。只要推开屋舍的后门,闾山清泠泠、水洇洇的翠影,伴着天涯云树,便赫然闪现在眼前。当然最好是在久雨新晴的夏日,或者气爽天高的初秋,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

②我第一次亲近闾山,恰逢梨花开得正闹的时节。山坡上,原野里,到处泛滥着浩荡的春潮,浮荡起连天的雪浪。我们乘坐马车,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穿行于花林树丛中,像是闯进了茫无际涯的香雪海,又仿佛粉白翠绿的万顷花云浮荡在我们的头顶上。几十年间,这个景象始终定格在我的记忆之窗上,只要闭上眼睛,它便立刻浮现出来,特别是当我听到那首名歌《喀秋莎》的时候。

③盛夏的一天,我同三位文友聚坐在北京地坛的一间小亭子里。一番豪雨过去,松林里的空气格外清鲜、凉爽。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退休后到哪里觅个合意的住所。一位说,老家烟台最为理想,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春季繁花簇簇,夏天浓荫翳日,冬日又比较暖和。另一位来自云贵高原,他的首选是春城昆明。在北京闯荡了二十多年的小魏说,他想在地坛附近赁屋小住,风晨月夕,伴着虫吟鸟唱,到地坛信步闲游。他的这种想法马上遭到了质疑,大家都说他是受了史铁生的影响。地坛是史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几乎灌注了他全部的情感,可别人未必受得住那份苍凉与寂寞。大家谈笑风生,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当三人把目光转向我时,我说,我要回闾山老家。

④我出生在闾山脚下。父亲望子成龙,希望我有所作为,便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六岁进私塾,校歌头两句就是“闾左辽西我校在,钟灵毓秀作英才”。及长,读到《湛然居士文集》,发现元朝宰相耶律楚材在他七百多首的诗作中,忆及闾山的竟有二十来首。原来,耶律楚材生在北京,祖籍却在闾山西麓,那里也是他父亲及两个哥哥的庐墓所在。十几岁时,他曾回到闾山读了几年书。后来辅佐元太祖万里西征,而闾山旧隐仍然时萦梦寐,有诗可证:“闾山旧隐天涯远,梦里思归梦亦难。”回到大都之后,日理万机,但家山依然刻刻在念。他向往着回归退隐:“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只是,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直到五十四岁生命终结之时,他还在宵衣旰食,勤劳王室。这些颇像当年的卧龙先生,他出山辅佐刘备时嘱托自己的弟弟:“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谁知命运之神搬了个道岔,出师未捷身先死,星陨秋风五丈原。生命在卧龙身上停止时,正好也是五十四岁。

⑤早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即有关于全国名山“五岳五镇”的记载,五镇之一即为东北医巫闾。“医巫闾”系东胡语音译,意为“大山”。闾山在东北“三大名山”中尤负盛誉,风景绝佳,历代文人骚客登临寄兴,抒写情怀,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较之于水,山更切近禅关,远于人境,望之辄有潇洒出尘之想。而此间瘦劲的奇松,幽峭的危岩,以及丰富的神话传说,饶有一种清寒入骨的丰神和超然绝俗的意蕴。

⑥闾山自东北逶迤西南,绵延百里。其地为塞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交融互汇的结合带。如果说,“整个内蒙古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呼伦贝尔草原“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 那么,闾山一线则是他们研习中原文化、接受华风洗礼的大课堂。辽朝以来,此间文风夙盛,耶律倍和他的八世孙耶律楚材先后在闾山佳胜处建立了读书堂,殿宇岿然,书香袅绕,千载以还,旧貌一直保持完好。

⑦闾山内外,碑碣如林,题刻触目可见,仅北镇庙即有五十六座诗文碑,其中,元代的达十二座。过去这一带私塾多,读书人多,藏书家多。现在,文化教育事业仍很发达,学书作画蔚然成风。山里民风淳朴,较少世故,只是由于过分质直、认真,有时不免透出几分呆气。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趣话,有个过路人向一位老者问询:“到大观音阁还得走多长时间?”老者瞪目不答。问路人以为遇见个聋子,便顾自向前走去。不料,刚刚迈出几步,便听老者在后面招呼:“回来,我告诉你,再有一袋烟工夫就到了。”那人怪他开始时何以不说,他说:“当时我不知道你的步子有多大。”逗得问路人噗嗤笑了。

⑧不到闾山,已经十几年了。这次旧游重到,感觉风物依然。在商品大潮滚滚滔滔、无远弗届的今天,山上山下仍是清幽雅静,整洁一新,没有看到其他名山胜境常见的香烟缭绕、市声鼎沸的景象,置身其间,确有一种回归自然、陶然忘机的感觉。东道主嫌游人稀少,希望我能帮助向外宣扬一下。我说,天生丽质少人识,未必就是坏事。假如它也像有些地方那样,仕女如云,摩肩接踵,恐怕这块心灵的憩园也就化为乌有了。

⑨最后应该说明,耶律倍的读书堂,这次我并没有蹑履亲登,因为它高踞于闾山绝顶,实在太险峻了。像这类需要仰头方可逼视的事物,毕竟总觉得离平常心太远,因此,不去攀援也好。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宵衣旰食: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B. 搬了个道岔:改变了人生轨迹

C. 无远弗届:广泛地渗透,深入地影响

D. 陶然忘机:悠然闲适得忘了重要事情

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使用了《论语·侍坐》中子路等畅谈理想的典故

B. 三径依然松菊寒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中的三径,都借指已荒芜的家园

C. “星陨秋风五丈原”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失利,病逝五丈原一事

D. 骚客”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骚人”,均泛指诗人,源自屈原的《离骚》。

3.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喜欢苏联民歌《喀秋莎》中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这句歌词,因而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在记忆中特别清晰。

B. 文章写元朝宰相耶律楚材一生勤于政事、忠心尽职,欲晚年退隐家乡而不得愿,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C. 闾山地区文风夙盛,读书人多诗文碑林立,这与历史上它是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交融相汇的结合带有关。

D. 耶律倍的读书堂位于闾山山顶,殿宇岿然,旧貌完好;但由于山路过于险峻,作者没能登临观览,不免感到遗憾

4.作者引用诗句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作者笔下的家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5.有人认为,文章第段删去更好。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6.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语句。

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

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

 

查看答案

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

(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秦淮》以“________”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劝说他人是一门学问,先秦时士人的劝说之术各不相同。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语言却极有分量:“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邹忌则从日常家事入手,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劝谏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 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 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逼人的寒气催落菊花,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 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2.“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各句中“菊花”与本诗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 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唐·岑参《送蜀郡李掾》)

B.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宋·陈与义《感事》)

C.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D.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近代·弘一《清平乐·赠许幻园》)

3.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仕,策蹇驴,囊图书,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进,跽而言曰:“行道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      干:求取

B. 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C.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          却:止步

D.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          与:赞同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人有恩背之          引绳束缚之

B. 引避道左以待赵人    行道人何罪哉

C. 先生匍匐            丈人闻之,杖叩狼曰

D. 简子默,回车就道     须眉皓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 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 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

5.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中山狼 ________     ② 东郭先生 ________    ③ 丈人 ________

6.丈人说:“解衣以活友……先生其此类乎!他认为东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但有论者对此并不赞同,并评论道:东郭非仁实愚,左伯桃非愚实仁。请结合文中及注释里的具体内容谈谈该论者如此评论的理由。

 

查看答案

【材料三】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甲】并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作为农村中有声望、有能力的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依然重要,他们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提供正能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现代社会存在两种乡贤,一种是“在场”的乡贤,另一种是“不在场”的乡贤。有的乡贤是乡土文化的看护员,既扎根本土,同时又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

在乡村的【乙】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如何让乡土社会更好地粘合起来,让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人拥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粘合剂。乡贤大都对传统和现代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析】
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因而,现代乡贤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
桥梁。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周边的人,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

在以城镇化为主要表征之一的现代化进程中,【丙】,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有利于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乡贤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社区的荣誉感,这样的乡贤文化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我们当然不能回到过去,但在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的同时,也应强调乡贤对于当下乡村稳定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取材于张颐武《重视现代乡贤》)

1.下列对“材料三”中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看护员:严格地固守乡土文化。    B. 粘合剂:使乡土社会更加和谐。

C. 桥梁:联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D. 纽带:维系乡民间情感的联络。

2.下列语句分别填写在“材料三”中甲、乙、丙三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     ②传统秩序    ③传统社会的架构

A. ③①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3.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当今社会呼唤乡贤文化复兴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