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是寡人之过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迟之 ②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④函封之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顺流而东也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谨庠序之教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⑩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 ①⑤/②⑥/③⑨/④⑦/⑧⑩
B. ①③/②⑨/④⑦/⑤⑥/⑧⑩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⑧⑩
D. ①⑧/②⑩/③⑤/④⑦/⑥⑨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击沛公于坐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家来贵门
C.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赵使者蔺相如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D. “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是京畿都城池地域名称,是周王朝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管辖区域的称谓。
B. .在古代人才的选拔方面,征、辟是自上而下的提拔任命,而察、举是自下而上的推荐介绍。
C. 节度使是唐代特有的地方军政长官称谓,所辖地域称为藩镇。由于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所以出现了藩镇割据。
D.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参加会试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秋天举行,所以又叫“秋闱”。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古代对人的名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必须与名相呼应。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互为表里。
B. “迁”“转”是古代官职任免变迁的术语,另外还有“授”“徒”等,“迁”“徙”是关于职务调动的, “授” “转”是关于任职授官的。
C. 都督,中国古代军亊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犮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D. 檄,古代用以晓喻、征召或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