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产生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而导致的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

③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④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

⑤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节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

1.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 

A. “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而已。”(《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的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

B.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诗人以清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

C.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

D.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庸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来越少,缺乏真正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通情感的艺术杰作。

B. 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而造成这一标准缺失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

C. 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理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

D. 好的诗歌绝对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地反映当下生活的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

B. 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C. 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如果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

D. 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

 

1.A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符合第二个标准中的“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C项,符合第三个标准中的“好诗歌是对日 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D项,符合第一个标准中的“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A项,文章最后一段“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 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显然,这首诗并不符合此标准。 2.试题分析:“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错,文章第3段中有‘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并没说“绝对不应该有……影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田野里有一口井,常常有小动物掉进去被淹死。一次小狐狸不慎掉了进去,被小猴发现了,就设法用藤条将它救了上来。小猴因此成了被人们称颂的英雄。

有一个石匠知道了,就为那口井做了一个石盖,从那以后,再也没发生过动物落井事件。可是,却没有谁因此说石匠一声好,倒是有用水的人因为嫌麻烦,常常抱怨他多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老王身体一直不太好,家人猜测他患的病是肺癌或者冠心病,或者是糖尿病。经X 光透视检查,老王患了肺癌,所以老王没有患糖尿病和冠心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健康状况却让人忧虑。一份对500 位中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肺癌发生率在上升。数据同时还表明,肺癌患者中90 %以上是汉族人。可见,汉族人更容易患肺癌。吸烟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损害,容易引发肺癌,不吸烟的人,身体都会很健康。

推断存在的问题:

① 经X 光透视检查,老王患了肺癌,但并不能因此就排除其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______________。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_____________。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_____________,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查看答案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年轻人对人生意义产生困惑是正常的,    ①    可以说是积极的心理反应。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往往没有思考、分析、辩论和内在化这样的问题。孔于是到了40岁左右,  ②  产生了对人生意义的不惑之感。   ③   ,质疑人生意义是一种理性的体现,是人的积极天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④   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的人性。   ⑤   连最优秀的大学生都不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  ⑥   说明这种问题本身可能过于抽象和教条,与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感受差得太远。

 

A

进而

因此

/

倘若

B

甚至

因此

如果

只能

C

/

所以

假如

那么

D

反而

/

所以

一旦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洪崖洞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掐丝壶瓶、根雕作品、蜜蜡手串、内画鼻烟壶等多种工艺品,使人应接不暇,惊喜不已。

B. 昨天下午,王大爷突然晕倒在世贸天阶AJ旗舰店的大厅里,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旗舰店保安、在场顾客的救护下,王大爷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C. “挑战者号”机毁人亡的惨剧令人无比痛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

D. 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和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