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日前身份证不慎遗失,幸亏您能及时送...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日前身份证不慎遗失,幸亏您能及时送回,实在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抽空专程前去向您致谢,烦请在家耐心等候。

B. 近来听说宝号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鼎力相助。

C. 你的文稿,我已认真拜读,由于鄙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只对其中有疑的一处,斗胆进行了斧正。

D. 青年科学家、商界精英人士李林豪先生在个人爱好与专业选择方面的真知灼见,让我获益匪浅。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于百忙之中抽空专程前去向您致谢”不得体。B项“鼎力相助”不得体。C项“斧正”不得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澳大利亚移民局近日宣布,将为中国公民的旅游或商务探访签证申请者开启优先审理服务,这一举措有望令澳大利亚成为更吸引游客的国家。

B. 从胡适、陈独秀、鲁迅对文学革命的态度来看,尽管有个性、见识的差异,但他们的行为是团结一致的,是攻击旧文化的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C. 此次对捷克的历史性访问,不仅将推进中捷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而且也将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D. 长远地看,一家公司在留给社会乃至人类的价值中,物质财富不是最重要的,它的创新机制、价值关怀与长远抱负,才是最为宝贵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客跋山涉水来到这里,想欣赏的正是独特的梯田景观,想体验的正是传统农耕文化。若在梯田间修起一栋栋高级别墅、宾馆,这本身就是焚琴煮鹤

②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自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③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④当地时间17日晚,纽约曼哈顿区切尔西社区发生爆炸,导致26人受伤。附近的市民称这次爆炸振聋发聩。爆炸发生后,警察迅速封锁了该区域。

⑤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⑥市环保部门与政法机关联合,相继开展了“春雷行动”、“秋风行动”,营造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这些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长远来看,这只是扬汤止沸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其中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教孩子们书写,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样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列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 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

[注] 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 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 寒恻恻写的是一种体肤之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衣单不耐春寒的现实状况,更多地来自于空城晓角的心理感受。

D. 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E. 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 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

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的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 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 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 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

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 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 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