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中秋节的形成,唐玄宗是关键人物。开元十七年,玄宗将自己降诞之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唐会要》卷二九)。这是唐代最重要的大节,举国欢庆。庆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员赐金镜,群臣献寿,也要进奉宝镜。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月宫镜”就是千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唐代月宫镜中出现的形象系统与今日所流传的基本一致,说明当时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已经成熟。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玄宗游月宫的故事,约略如下:开元年间的中秋十五日夜,玄宗在宫中玩月,被一名叫罗公远的异人接引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于是密记其声调,归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卷二二)
这则材料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它揭示了从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契机。中秋玩月习俗多见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节自然消亡,中秋节才转而代兴。两者的民俗记忆互相勾连: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
中秋文化同样渗透到了文学领域中。赏月是中秋节俗的核心,唐诗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其实“月”是诗歌最古老的意象之一,《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的经典咏叹。但唐代的咏月诗有其独特之处。翻检《全唐诗》,常见八月十五“与诸公望月”、“同诸客玩月”、“与某某赏月”这样的题目,还有多人燕集,同题共作的。这充分说明唐代中秋的赏月活动不再是个人行为,已经群体化,形成了节俗。同时,唐咏月诗中开始非常密集地出现月宫、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话意象。这种前所未见的现象,是唐代月神话影响力扩大的直接反映,它已经渗入了文学创作,并逐步生成固定的意象群。最值得关注的是,唐咏月诗不但吸收了月神话的元素,在主题表现上,也超越了朴素的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越来越重视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
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古希腊苏格拉底曾有“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宣言,实际上,无论中西,对拥有深厚积淀的灿烂文明古国,考镜源流、追溯历史,不仅是寻根、体认自我,更是为了传承、发展与未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9月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秋节向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在唐代,也经历了一个由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过程。
B. 从唐代月宫镜来看,人们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在当时已经成熟,不脱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C. 千秋节与中秋节在民俗记忆上是互相勾连的,比如,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
D. 唐代咏月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对集体赏月行为的描写以及月宫意象群的开始出现,主题上也超越了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
2.下列对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根据现有资料,中秋节成为一种民俗节日,是唐代的事。唐代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B. 文中《太平广记》中的一则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暗示了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同时也表明,如果没有这个记载,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现在的中秋节。
C. 唐代的咏月诗表明,月神话已渗入文学领域,神话中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已逐渐被诗中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超越。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从器物、乐舞、文学三个方面,论证了唐代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秋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华文明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平广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述:“玄宗……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这其中带有明显的月神话的元素。
B. 作为中国诗歌中的古老意象之一,“月”大量出现在唐代的诗篇中,其中有不少诗篇记录了中秋赏月的节俗,有助于后人探寻中秋文化。
C. 中秋节俗中对明月的玩赏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表明了人们已经艺术地审视月宫这一神话世界了。
D. 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之所以追溯中秋文化,就是为了找寻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并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阅读下面文字,从文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人类简史》的作者有一种对未来的判定,人工智能——尤其是具有了“自学”或自我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人类;美国的实验室也发现智能机器人互相对话时,竟然发出人类无法理解的独特语言;甚至有媒体打出了“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的标题。
①以“我看人工智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展开想象,以“有一天,我的位置上坐着一个机器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微写作
下面三个题目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六部文学名著有关。请从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班里举办“读文学名著,讲智慧故事”读书交流活动,请从上面的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讲述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与同学分享。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语言生动。
②有人说一本好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以上面的一部名著为例,谈谈书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自圆其说。
③片纸千钧重,情思似海深。请选择上面名著中的一部,以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该书中另一个人物写一封短信。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挚,合乎情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树
一
密林深处,阳光从树梢上筛落下来,投下一地斑驳。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脱离了同伴,进入一个无人之境。我希望在这与世隔绝的瞬间,听到他的声音,我甚至希望看到他穿着白色长衫的身影、飘着白色胡须的脸庞。
这是什么?土路一侧,杂乱无章的林间空地里出现了一排整齐的青草,大约有三四米长吧,高不过30公分。难道,他就在这里?
我停住脚步,四下打量,没有墓碑,没有墓室,只有几束野花,那是刚刚和我擦肩而过的外国人从附近采来的。
我只能相信,就是这里了。
我走近那一排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弯下腰,我把我的手掌按在青草附近的泥土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想感受一下历史中某个时刻的温度?应该是。
同行们陆续赶到。大家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鞠躬。
青草下面,是19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家、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二
东翼楼是托尔斯泰最后的住所。我们看到了追求“平民化”的托尔斯泰当年种地的农具、做鞋的工具,还有一些简朴的生活用品。
东翼楼的门前,有一棵小树,单薄瘦弱。据说,当年来寻求托尔斯泰帮助的穷人常常在这棵树下聚集,托尔斯泰写作之暇便在树下的长椅上同农奴们交谈,帮助他们寻求自由之路。所以,这棵树被人命名为“穷人树”——当然,此树已非彼树,这棵树是那棵树的后代,不变的只是位置,它的名字仍然是“穷人树”。
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了摆脱荣誉和财富,曾经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我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意,而此时,我突发奇想,也许,这个名字的含意就是“穷人树”。
在东翼楼里,我们幸运地听到了托尔斯泰讲课。那是从一个半世纪以前留下的一台留声机里复制下来的。翻译告诉我们,内容都是托尔斯泰晚年勉励孩子的话:快乐生活,学习知识,做有用的人。
三
1910年10月28日清晨,托尔斯泰庄园仍然沉浸在睡梦之中。托尔斯泰蹑手蹑脚下楼,拎上简单的行装,和他的私人医生一起,消失在夜空之中。在火车站,他潦草地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我做了我这个年龄的老人通常做的,我离开了这种世俗的生活,为了在孤独和平静中度过我的有生之日。”
但世界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属于他本身的、省察的意志。普通百姓也不能容忍托尔斯泰离开他们,抛弃他们。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阻止,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声势浩大。
茨威格说,是上帝及时地派来了增援部队——死神将托尔斯泰从人间的包围中解脱出来,让他回到他想达到的理想境地——在逃亡途中他罹患感冒,在11月4日夜里,这棵苍老的“穷人树”又一次振作起来并呻吟道:“农民,农民究竟怎样生活?”
11月7日,比所有人都更明白地看过这个世界的眼睛熄灭了。托尔斯泰最后说的话是,人类所有的哲学只有一句话──爱与和平。
从东翼楼到墓地,直线距离应该有一公里以上。托尔斯泰下葬那天,他生前的同盟者、受惠者、崇拜者、反对者、政府的工作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以东翼楼门口的“穷人树”为起点,托尔斯泰的遗体由几千人用双手托着,接力传递,送到了墓地。今天我们已无从看到那种朝圣般的场景,但我们的内心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那一段时空里凝聚的情感。
四
一张似乎是托尔斯泰留在人间最完整形象的画像:白须如瀑、身着白色长衫的矮个子老人,赤裸双脚,立在土地上,他的双手插在腹前的腰带里,长衫的口袋里沉甸甸地装着一本红色封面的书本,露出一角——应该是《圣经》,晚年的托尔斯泰主张让灵魂主宰肉体,使自己走向道德完善。
茨威格在描绘托尔斯泰外貌时说:“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因为脸的平庸,就突显出眼睛,高尔基的描写最为经典:“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凡是从这双眼睛面前经过的一切、哪怕极其微小的事物,还有假象,无不为其洞悉。它们像X光一样透视着社会和人间的奥秘,就是这双眼睛日积月累的观察,建筑了《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正因为拥有这双眼睛,所以托尔斯泰能够拥有常人不能拥有的东西,那就是对于人的意义、人的生活、人的尊严的理解,还有社会的诸多问题,关于等级的形成,亲情、爱情、伦理道德等等——正是因为他拥有深邃的思想,所以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五
站在托尔斯泰庄园门口不足百米的“小街”上,打量庄园内外,我突然想,俄罗斯人真是太缺乏商业头脑了,像托尔斯泰这样重量级大作家的故居,是几近天赐的旅游资源。如果——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推论——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旅游重镇,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他们居然就让它荒废着,依然只是一个古老破旧的村庄。
听了我的想法,翻译沉思了一会儿对我们说,俄罗斯人的理念是尽可能地保持名胜古 迹的生态。如果不是政府严格控制,各国人,尤其是中国人,早就在这里投资了。
哦,我说。我只说了一个字,就不再说话了。因为,我所想到的,正是托尔斯泰当年极力逃离的。我为我一刹那的念头感到惭愧。
傍晚,我们离开了托尔斯泰庄园。夕阳西下,岗峦起伏,奥卡河碧波荡漾,在我们的视野里蜿蜒延伸,直到汇入落日余晖,水天一色。我的心中涌动着那首淳朴的歌谣,那杂树丛生的墓地和那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在眼前挥之不去。
(取材于徐贵祥《穷人树》,有删改)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罹患(lí) B. 深邃(suì) C. 蹑手蹑脚 D. 岗峦起伏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部分中先后用“难道,他就在这里”和“我只能相信,就是这里了” ,表明自己由惊疑到不得不相信的心理过程。
B. 第三部分中写人们对托尔斯泰出走的阻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不应该属于自己,不应该为自己的平静而抛弃他的人民。
C. 第四部分中引用茨威格和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描述,从不同侧面突显出托尔斯泰善于观察并能够看 透事物本质的特点。
D. 全文通过对作者在托尔斯泰庄园所见、所思、所感的叙写,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敬慕,其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3.文章第五部分中说:“我为我一刹那的念头感到惭愧。”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4.文中两次提到“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这有什么作用?
5.对托尔斯泰来说,“穷人树”具有特殊意义。作者认为“T•尼古拉耶夫”的含意也许就是“穷人树”。根据文意分条概括作者如此猜想的原因。
6.有人说,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作家经历的结晶,例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都与托尔斯泰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遥在少年时曾经有一段饥饿和屈辱的经历,这对他的人生和创作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平凡的世界》折射了作者本人的苦难身影。
B. 曹雪芹早年曾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后来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的生活陷入困顿。这段经历成为《红楼梦》的创作之源。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他经常跟当地渔民一起出海捕鱼,其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小说《老人与海》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D.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少年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湘西秀丽的风景、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印在他的心中,这些内容在他的《边城》中有所体现。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山月随人归”一句把月写得脉脉含情,“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句借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虞美人》)四句表达了李后主家国沦丧、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②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③。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解】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 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 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 “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 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律诗的特点。
B.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C.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D.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的风格。
3.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