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专注梦想,成就未来 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追求梦想 的道路上亦是如此。但我们应像鲁迅说的那样“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用向上的车轮来推动我们前进的脚步,执着梦想,成就未来。因此苏珊、荆青和王杰这三人中,我更欣赏能追逐最初梦想,懂得选择并敢于放弃的荆青。 但我们的生活中,也绝不能缺少像苏珊和王杰那样的人。苏珊,在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纵然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她,也没有抱怨,而是脚踏实地如她自己所说的“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而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王杰,珍惜每一份工作,享受每一天快乐人生。他虽然不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梦想对于他甚至遥不可及。但他从未抱怨,而是感恩每一天。由此可见,生活中绝不能缺少这两类人,他们都珍惜当下。 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像荆青那样敢于追求梦想,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那样“中国梦,人人梦。”每个都执着于梦想,有一颗敢于追梦的心。事实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激励,敢于执着于梦想的荆青,在他放弃不喜欢的公务员工作后,迎接他的不是无尽的黑暗,而是获得成功的无限光明。如今,敢于倡导我们拥有梦想的习近平总书记正帯领我们走向伟大强国复兴之路。 基于这三人对工作心态,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未来成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他们都做到了。苏珊,一位成功的证券界风云人物;王杰,一个乐于感恩的阳光青年;荆青,一名敢于追梦的成功者。但在细思量中,前两者不免有些单调,前两者缺少的共性就是一种闯劲,不敢于冲击,怎能实现自我梦想?我们要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 记得伟人毛泽东曾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要敢于攀登山峰,一旦成功后,我们便也赢来了 人生的巅峰,获得无限的眼界和广阔的视野。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缺少像荆青一样敢于追求梦想、懂得放弃的成功者。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还有李开复等人,他们都是敢于追求梦想而获得无限成功的最好典证。 因此,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前总理温家宝的诗句,我认为这和我们敢于追梦的道理是一样的,就像荆青纵然他放弃公务员的工作,潜心于梦想,但他仍用了十年才创造了今天的成功,因此在追梦中,仍要有脚踏实地执着追求和苦心专研的韧劲儿。 敢于追梦,最终成功为民造福,实现梦想。这与苏珊、王杰相比,从头便是“从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专注前眼,关心当下,享受眼前的结果没什么不一样,最终能收获梦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更欣赏追逐梦想,勇于选择,敢于放弃,并卓有成就的荆青。 让我们像荆青那样,专注于梦想,成就于未来。 【解析】试题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任务驱动型型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三个人说的话。写作要求是“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关于任务型作文的审题,一是应该研究“写作任务”,这是审题立意的方向和着力点。此题的任务“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这是“对象任务”,要求在这三人中选择一个你更欣赏的。“更”是说三个人都值得欣赏,优中选优,选择一个;“更”字更表明了写作方法,与后边的“权衡”是一个意思,即“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它表明的是思维任务。材料的含意就是材料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或者说哲理或道理。由于有三则材料,首先你必须一一分析出三则材料的含意,不准确分析出三则材料的含意,就无法进行“权衡”,也就无法回答“你更欣赏谁”。含意是你更欣赏谁的理由。先看第一则材料: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出身音乐世家喜欢音乐,可目前没有从事音乐工作;苏珊是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她很成功;从事音乐工作不可能了,做好手头的工作。注意材料中的“但”字,转折句,显然是强调后面的内容:做好正在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的工作也可以且必须做好)苏珊认为不喜欢的工作也应该且必须做好,那么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感就会自觉地做好工作。材料二: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放弃了不喜欢的工作,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干好。荆青认为喜欢的工作才能做好,那是一种兴趣,又喜欢又有兴趣,那是一种幸福。材料三:歌手王杰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王杰认为喜欢并感恩每一份工作,因为它带来了财富,丰富了人生的阅历,能更好地做好眼下的工作。二是理解“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这句话的意思。要求就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概括材料的内容其实就是“求同”,即三则材料都在说什么问题。此题的材料内容就是喜欢什么工作。三是“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这是思维驱动或说是思维任务。审题要思考,含意是什么,选择是什么,权衡都要思考,在表达中体现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权衡就是对比、类比,求同求异。使用的写作方法是比较思维。选择就是在分析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出“更欣赏谁”,这是明确立意。所以此题实际上规定了主要思维方式是: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法律与制度正义与否,决定了这个社会好人与坏人谁会占据上风。                 。他们会装作“路人甲”当一名看客。要想改变这样的现实,就必须要从法律制度上确保这个社会的好心人不能流血又流泪,确保那些讹人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A. 如果一个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B. 如果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C. 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

D. 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尊雕像和一把尺子,代表相同的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①__________。雕像是西方人熟知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提天平,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手持剑,代表制裁力。②________,如《管子》中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中国人习惯将法律比作尺子等度量工具。雕像与尺子的形象恰好说明,③_________。西方人视法律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而中国人多数习惯将法律作为工具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羊

李德霞

我和母亲赶着羊群走出村口时,日头就要坠到西山背后了。

下午,镇食品站的王站长在我们村收了四十只羊。我们村在山旮旯里,拉羊的车进不来,王站长就想从我们村雇个人往山外送羊。送一只羊两毛钱,四十只就是八块钱。母亲好不容易争来这份差事,忙喊来刚刚放学到家的我,让我和她一块儿往山外送羊。

路上,母亲对我说:“等把羊送到山外,挣了钱,娘给你买热烧饼吃,再去扯几尺布,给你缝个新书包。”我抿嘴笑着,使劲地摇着羊鞭,撵羊的劲头更足了。出村不远,从对面的山坡上围过来一群羊。母亲担心两群羊混杂在一起,叫我盯紧点。原来,那群羊是母亲娘家村的,放羊人是母亲的六叔,我叫他六姥爷。隔老远,六姥爷就冲母亲打招呼:“是凤英啊,给食品站送羊啊?”

母亲说:“是啊,是啊,六叔还没回呀?”

六姥爷把羊群撵到一边,拎着羊铲踱过来,看着我们送的羊说:“凤英,六叔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行不?”

母亲笑着说:“六叔,你说。”

六姥爷把羊铲戳到地上说:“叔有十只羊,个头小一点,下的羔也少,想跟你送的羊调换几只。”

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摇摇头说:“不行吧,六叔你看,我送的羊人家都涂了抹子的呀。”

六姥爷弯腰逮住一只羊,用手捏了捏羊背上的抹子,然后直起腰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得意地说:“抹子是油漆的,六叔这儿也有。六叔把换给你的羊也涂上抹子不就成了,保准你不会出事。嘿嘿。”

母亲没辙了。想了半天,母亲又说:“六叔,我送羊可是挣了人家钱的呀,咱咋能干这事?” “羊不是公家的吗?要是你自家的,六叔提也不提。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母亲为难极了。六姥爷又说:“六叔也不白求你。这样吧,调换一只,六叔给你两毛钱。”

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想,是我给母亲解围的时候了。我抡起鞭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噼噼啪啪,一顿猛抽。羊群受了惊,你追我赶,蜂拥着朝前冲去。我和母亲紧撵着羊群,听不清六姥爷在背后嚷嚷什么。

出了山口,天已黑透。十几里山路,走得我两腿酸软,肚子也咕咕叫起来。

王站长早已等在村口,见我们到来,忙把我们领到村头的一个大院门口。门楼上吊一盏大汽灯,贼亮贼亮的。一辆拉羊车就停在一旁。王站长对母亲说:“大姐,你们娘俩先歇个脚,等我们装完羊,就给你钱。”母亲放松地点点头,拉着我坐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几个村里人帮着往车上装羊。奇怪的是,每抓到一只羊,临上车前,王站长总要猫下腰,拿手电照照羊肚子,然后再送到车上去。我悄悄问母亲:“他照啥呢?”母亲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四十只羊就要装完了。母亲凑过去说:“王站长,你刚才拿手电照啥呢?”

王站长不说话,提起一只羊腿让母亲看。

王站长说:“是这样的。上次,我也从山里收了几十只羊,也是雇人送到这里的,等回到食品站才发现,有一半的羊被人半道上调了包,大的换成小的,肥的换成瘦的……所以,下午在你们村收羊时,我除了在羊背上涂了抹子,还在羊肚子上加了个抹子……我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并不是针对大姐的,哈哈哈……”

好悬啊!我和母亲相视一笑。

王站长掏出十块钱说:“大姐拿着,这是你的工钱。过年我要是去你们村收羊的话,还雇你送羊。”

母亲掏遍口袋,只掏出一块钱。母亲尴尬地搓着手说:“我零钱不够,王站长就给八块吧。”

王站长说:“不用找,拿着吧。多出的两块钱,送孩子吧。”

母亲不安地说:“那咋成啊?”

王站长伸手摸摸我的头:“小家伙,饿坏了吧?走,到屋里吃饭去!”

母亲赶忙说:“不了不了,我们这就回去。”

王站长不让,拉着我的手朝屋里走。饭是莜面鱼鱼,我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那个香啊,我一气吃下两大碗。

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最后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圆又大的月亮”是母亲美德的象征,也渲染了快乐的气氛,善良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就连月亮都是又圆又大的。

B.王站长是个气量狭小的人,装羊时,每装一只羊,都要拿手电看看羊肚子上的抹子,看半道上大羊是否被人换成小的,肥的是否换成瘦的。

C.原来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他早已被王站长识破了,王站长为公的精明措施让人叹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信度。“我”是一位线索人物,故事情节通过“我”的叙述展开,使小说更加自然真切。

E.小说涉及四个人物:母亲、我、王站长和六姥爷。六姥爷是中心人物,他给羊背加抹子衬托了王站长的精明;他提出给母亲加钱换羊,反衬了母亲的美德。

(2)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诗经·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表现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

(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疏雨洗天清”指一场秋雨后,天空明净如洗,让人觉得天清朗,心舒畅。

B. 本词中“雨”“桐”两个意象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雨”“桐”都传达出清冷之感。

C. “月淡潮平”指月色暗淡,潮水涨起,与岸齐平,可见作者心情逐渐平复了。

D. “携酒访新亭”,指作者梦醒之后,新亭饮酒,借以纾解心中的愁绪。

E. 最后两句写王谢两家的宅院如今长满了静静野草,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慨叹。

2.词的上片两次写到“叶”,各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