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人。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人。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遂弃其业,游三晋间为轻侠,以饮博为务。晋祖镇太原,继勋以儒服谒见,晋祖与语,悦之,留帐下。天福初,授皇城兼宫苑使,武德使。安重荣反镇州,安从进自襄阳举兵为应。晋祖命继勋督诸将进讨。至唐州南,遇从进军万余,设伏击败之,禽其牙将安洪义、鲍洪等五十余人,得山南东道印,从进单骑奔还。从进弟从贵率兵千余人,援均州刺史蔡行遇,继勋杀其众七百,生禽百,获从贵,断腕放入城中,从进自此不能复镇。继勋以功就拜齐州防御使。少帝即位,从进平,藉继勋威名镇之,徙襄阳防御使。

西人寇边,朝议发师致讨,继勋抗疏请行,拜秦州观察使兼诸蕃水陆转运使。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及周祖举兵向继勋奉隐帝逆战于留子陂,战不利,遂归周祖。世宗征淮南,为左厢排阵使,又改右羽林统军、左屯卫上将军,以战功拜彰武军节度。

宋初,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改右武卫上将军。乾德三年,权知延州。四年,判右街仗杜审琼卒,命继勋代之。时向拱为西京留守,多饮燕,不省府事,群盗白日入都市劫财,拱被酒不出捕逐。太祖选继勋代之,月余,京城肃然。太祖将洛,遣庄宅使王仁珪、内供奉官李仁祚部修洛阳宫,命继勋董其役。车驾还,嘉其干力,召见褒赏,以为彰德军节度,仍知留府事。仁珪领义州刺史,仁祚为八作副使。继勋以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继勋猎涉史传,颇达治道,所至有善政。然性吝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

(节选自《宋史•焦继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B. 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C. 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D. 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抗疏”在文中的意思是上书皇帝,因为“疏”在古代指大臣呈递给皇帝的奏章。

B. “迁”指官职变动,“授”“拜”“知”“改”“领”在古代均指升任官职。

C. “阙”在古代指帝王所居住的宫殿,亦称“宫阙”“天阙”,还可以借指京城。

D. “幸”在文中指帝王驾临某地,在《鸿门宴》“妇女无所幸”中也指君王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焦继勋少有大志。他小时候读书就有高远志向,后来果断投笔从戎而成长为将领。

B. 焦继勋征战立功。他先后跟随晋祖、世宗和太祖等人,多次因立下战功而被提拔。

C. 焦继勋治理有方。他被太祖任命为西京留守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整顿了社会治安。

D. 焦继勋深受器重。他受到宋太祖器重,管理宫殿修筑的差事,因其才干而受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勋奉隐帝逆战于留子陂,战不利,遂归周祖

(2)然性吝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

 

1.C 2.B 3.A 4.(1)焦继勋拥奉隐帝在留子陂迎战,作战失利,于是归附周祖。 (2)然而性情吝啬,总是节省官府费用,当时舆论轻视他。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可先根据句子大意将能断开的断开,然后再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本句“诸郡酋长”为“奉玉帛牛酒乞盟”的主语,作为完整的一件事,“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中间部分不宜断开。排除A.B.D三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项,“均指升官”错误,在古代“授”是初次担任职务,“改”是转任但未必升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投笔从戎”说法错误,焦继勋在“为轻侠”后,谒见晋祖,之后才去从军,并非直接投笔从戎。 4.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遵循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第一句的关键点:“奉”,拥奉;“逆战”,迎战; “遂”,于是。第二句关键点:“然”,然而;“省”,节省;“少”,轻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运动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有很大影响,越是不爱运动的孩子快乐得分越低。而且,不爱运动的孩子经常存在孤独、忧郁、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睡不着等不良情绪或感受。数据显示,不爱运动的学生,各种不良情绪比例更高,尤其是体育成绩下等的学生,孤独、忧郁、神经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躁、注意力不集中、想叫喊骂人等情绪的比例均高出体育成绩上等的学生2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更善于缓解不良情绪。因此,体育较差的学生应多增强运动,使各种不良情绪得到纾解。但是,数据也显示,有近半数(47.1%)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运动量不够。而且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为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共上升了30.4个百分点。然而,有的家长、老师为了让少年儿童多学习,减少了运动量,占用了运动时间。这不仅仅是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更是剥夺了他们的快乐。

同样,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使少年儿童的快乐指数更高。调查发现,有近六成少年儿童经常与父母聊天。年级越高,与父母经常聊天的学生比例越低。相关分析还发现,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快乐指数更高。但是,有超过三成的少年儿童“投诉”父母边玩手机边与自己聊天,近两成与孩子聊天时说没时间,近一成不愿听孩子说话。而且,父母与孩子聊天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日常生活、学习,聊兴趣爱好的比例仅有两成多(22.8%),聊朋友尚不足两成(18.7%),均排位比较靠后。然而,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的快乐带来深刻影响的因素往往并非只有学习,情绪、兴趣、朋友等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反而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快乐感受。

(摘自孙宏艳《影响孩子快乐的因素常被我们忽略》,《光明日报》2017年9月21日14版)

材料二:

图表:男女生快乐指数比较

(摘自孙宏艳、田丽《我们的孩子快乐吗》,《光明日报》2017年9月21日14版)

材料三: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欧美39国青少年的健康与福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荷兰青少年最快乐,而且快乐程度超过美国同龄人。

这项调查是针对11岁到15岁的青少年,共有39国约20万的青少年受访。

调查发现,荷兰的青少年喜欢上学,结交很多朋友,且较少卷入打架和欺凌事件。他们与父母关系良好,自我感觉身心健康。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荷兰青少年普遍都吃早餐。

至于青少年模仿成年人抽烟酗酒的问题,调查也发现,在39国的受访者中,荷兰青少年很少接触烟酒,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吸食大麻,或与伴侣发生不安全的性关系。

5年前WHO曾调查学龄儿童健康行为,荷兰儿童的表现也是名列前茅,而这次调查中,95%受访的荷兰青少年为自己的生活打及格分数。

分析荷兰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快乐的原因,负责这项调查的研究员佛雷博格说,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社会因素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说,荷兰青少年普遍与父母、朋友关系良好,且荷兰的繁荣富裕与重视社会公平正义,也是青少年感到生活快乐的原因。

相较于北美洲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青少年,荷兰青少年不挑食,少生病,并且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

(改编自中新网《调查显示荷兰青少年生活最快乐 赶超美国同龄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少儿快乐的理念和实况,并指出了人际关系因素的重要性。

B. 材料二与材料一、材料三相比,以图表的形式,用数据说话,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C. 提高未成年人的快乐指数,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

D. 根据对欧美国家的调查,荷兰青少年身心健康程度较高,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

E. 亲友关系融洽,国家繁荣富裕,社会注重公平,都能直接促进青少年变得更快乐。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能够帮助青少年和儿童提高快乐指数的有益做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 笫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C. 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 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2.作者认为“羞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最纯粹的羞涩”具体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西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鈍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

B. 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C. 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D. 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B. 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C. 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

D. 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題、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苫,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侧隐比自爱更重要。

B. 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

C. 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

D. 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其一,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亲人的担忧挂牵。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当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你觉得我们是否还需要一纸家书?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又或者你想用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给某位家人写一封家书,表达人在高中的感受,请你明确收信人,统一以“书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前段时间,某公园发生的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练舞之事,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针对老年人的公共空间供给不足。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文化生活也不能小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旦发现有噪声扰民现象,就必然发生抢地盘事件。只要城市管理者积极管理,就能保障社区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

①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练舞之事并不一定严重破坏城市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