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的手法,将掉落的桑叶暗比女主人公的人生。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追求高洁的品格和至死不悔的心迹。
(3)《岳阳楼记》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的美景。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与自己交往的人都是有识之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嵇中散咏松诗①
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②。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注】①本诗是作者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而作,她倾慕嵇康,赞扬其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②王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二句用语古朴浅切,写出了山上的松树隆冬不凋、鲜洁苍翠的样貌,从而初显松树节操。
B.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二句中“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的特点,诗人为此特意选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
C.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焦灼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给诗歌蒙上缥缈浪漫的色彩。
D. 这首诗体制短小凝练,简短八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摹景咏物,富丽精巧,雕琢之迹全无,呈现出一派情境浑融的意境。
E. 这虽是首咏物诗,但人的活动始终参与其中,从遥望,到休憩、瞻看,再到腾跃、顿足,诗人形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
2.谢道韫在这首咏物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②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注】①绛、灌、东阳侯、冯敬:指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均为西汉开国功臣。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B.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C.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D.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拜,古代指授予任命官职,同样意思的词语还有“征、辟、除、迁、授”等。
D. 崩,古代称帝王的死,古人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用山塌下来作为比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博学多才,越级升迁。他十八岁时就因为善于吟诵诗文而闻名于河南郡,后被廷尉吴公推荐召到中央政府,二十余岁就被任命为博士。
B. 贾谊议政遭谤,被贬长沙。他作太中大夫时参与政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得到汉文帝赏识,但遭到权贵毁谤,被文帝疏远,外放到长沙。
C. 贾谊通晓鬼神,折服文帝。他任长沙王太傅期间,被文帝召回长安,文帝向他询问鬼神之事,贾谊回答时,文帝听得入神,挪动座位,靠近贾谊。
D. 贾谊有远见卓识,以国为重。他任梁怀王太傅期间,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多封诸侯,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击空明兮溯流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C. 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D. 哀吾生之须臾 哀民生之多艰
2.下列对原文中加波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农历每月十六。纪日的用字还有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月末)。
B. 孟,古人以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为兄弟排行,“孟”与“伯”均说明排行老大。
C. 下,战胜、攻下,与之同义的还有“既克,公问其故”的“克”、“破荆州”的“破”等。
D. 槊,长矛。“横槊赋诗”即横执长矛昑《短歌行》,这是描写曹操的“雄壮”形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箫声的描写,既有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又有对音乐效果的渲染。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详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略。
B. 吹箫之“客”回答苏子的话,先将曹操的生命精彩推到极致,后用“而今安在哉”转折,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C. 苏子开导“客”的话,以“水与月”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观照世间万物,得出“万物与我皆同、无须艳羡”的结论。
D. 全文以“乐”为起始,以“喜”收束,中间夹杂苏子与“客”各自的哲学观点,结构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完全一致。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钟书先生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给下面这则新闻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为切实保障元旦节、春节期间市民的饮食用药安全,严防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至12月26日起,遂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两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消费特点采取系列措施,成立多个检查小组,开展为期2个月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稽查行动,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火墙,切实维护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当日,市食药监局检查组先后对市城区部分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及学校食堂的食品进行了检查,市城区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较好,未发现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在药品方面,坚决惩处未按GMP规范实施药品生产,中药饮片增重染色或掺杂掺假,及无证生产和生产仿冒品牌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重点对药品经营企业、疫苗配送仓储企业展开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药品经营企业“走票”、“挂靠”、虚构、伪造、隐瞒购销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两节”特点,市食药部门将加强对节期舆情的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应急值守工作,严格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提前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确保节期食品药品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