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多的小房间,纸糊的墙壁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多的小房间,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窗上的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B.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许多港督曾会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C.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D. 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尽管要区别物种的差别,还要注意地域和时令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抓住细节描写。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不合逻辑,并列不当,“两扇木格子嵌玻璃”应照应前后两个短语,应为名词性的;B项,语序不当,“装修”应在最后;D项,搭配不当,“尽管”应为“不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我老了,在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种一片十里桃林,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②“农田院士”朱英国院士把“做人”和“做事”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今他走了但他的科学精神会永垂不朽

③无论创业公司情怀的外衣有多漂亮,在面对利益时,都会图穷匕见,面目变得狰狞无比,情怀不复美好。

④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少一点“正襟危坐”,多一些互动体验,“数字故宫社区”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故宫文化传播。

⑤传统村落保护不能急不暇择,要摒弃传统村落正在出现的商品化、同质化的现象,做活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文章。

⑥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事情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里的陕西:王维笔下的辋川

张孔明

每年的秋天,我总爱偕朋带友,去蓝田辋川游玩。辋川名气不大,可王维名气大呵!王维是盛唐大诗人,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他的画,多半是在辋川创作的。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挂冠而退,隐居于辋川别业,率意于竹溪松林,吟诗作画,其乐陶陶。其中最富诗情画意的诗,就是《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自然主义的描写,产生了浪漫主义的画面:一阵好雨,荡去了灰尘;树木花草,豁然清新;雨后黄昏,秋意宜人;山川静美,满目空寂。晴空如洗,松林如黛;明月高悬,清辉低泄。一脉清泉,缓缓流动;水清见底,水流石白。水滨竹林,郁郁青青。竹丛笑语声喧,农家少女欢快,她们洗完了衣服,要回家去了。莲花亭亭,莲叶田田;渔船游来,波涌莲开,打鱼人要抛锚下船了。任凭春天的芳华消逝吧,眼前这秋天的景致多美呵!屈原笔下的王孙说“山中兮不可留”,我王维却要留下来,享受这自然的山色野景了。

这样的诗情画意,让人叹为观止,又不能不心向往之。要是在一千二百年前,可以约诗朋画友,买舟而往。沿灞河逆行,取辋河逆进,穿峡谷逆上,东踅西荡,渐入佳境,隐约看见草堂了,那便是王维的别业了。仅行30里,却别是一方天地。身临其境,映入眼帘的,不正是王维笔下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吗?当年王维的挚友裴迪看望王维,就是驾舟逆水而去的。而今要去辋川,真是太容易了。从蓝田坐公共汽车,要不了半小时,就到王维别业的遗址了。不读王维的诗,这里仍然算得山清水秀,读了王维的诗,这里就不免要令人扼腕长叹了。王维的别业被圈在一家半遗弃的公司大院里,陈旧的楼房,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不要指望找到王维笔下的漆园、鹿柴、竹里馆等二十处自然与人文相辉映的唐代美景,能找到那棵古龄一千二百多年的王维手植银杏树,就算得大饱眼福了。

立足古银杏树下,不能不发思古之幽情。王维去了,银杏树还在;辋川变了,王维的诗还在。品读他神咏天吟的诗句,面对这故地,没有滋味,胜有滋味,别有滋味!应该说王维隐居这里,是慧眼独居的。终南脚下,天子眼皮底下,竟有这么一个“曲径通幽”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远不近,正好于此半退半隐。

历经一千二百余年,这里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呢?“人间正道是沧桑”,辋川自然也不可能例外,但永远告别诗情画意恐怕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开进了辋川,成千上万的树木倒下了,山峦沟壑,被夷为平地,半现代化的厂区和职工生活区拔地而起。就在王维别业的辋川上游不远处,为了建起一座楼房,要辋川让路,于是另一座青山被劈开,使奔流了不知多少年的辋川改变了河床。从此以后,王维别业门前的那条“清泉石上流”的辋河永远消逝了,与此相对应的“明月松间照”的画境也荡然无存了。古老的银杏树就孤零零地伫立在旧河床边上,目睹着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在一夜间消失。好在人们已经觉醒,随着工厂的搬迁,这里相对“清静”了许多。多少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和朋友漫步在王维走过的山涧小道上,总觉得王维笔下的《山居秋暝》不是诗,是梦,是王维留给后人的一个神话般的梦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的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在辋川这块神奇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吗?

但是,无论如何,辋川还是值得去的。相对都市而言,那里仍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看一眼王维手植的银杏树,吟一遍王维的《山居秋暝》,也不失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毕竟那里还有我们值得回味的地方;毕竟我们在失去了很多之后,还是保留下了那棵最可宝贵的活化石——千年银杏树,以及千余年来人们对诗人王维代代传承的景仰和怀念。

(《光明日报》2017年10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辋川名气不大,但因为王维的诗、画多半是在辋川创作的,又因他挂冠而退,在辋川别墅隐居,所以地因人传。

B. 作者在第二段以优美的文字、浓烈的情感,再现了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的意境,能够收到弓引人入胜、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C. 作者扼腕长叹的内容是古今两重天,裴迪看望王维要逆水行舟,而今人要去辋川真是太容易了,从而歌颂了现在的便利交通。

D. 第四段作者用“不能不”这样的双重否定词,强调自己立足古银杏树下,情不自禁地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发思古之幽情。

2.结尾作者说我丁“失去了很多”,请结合全文概括“失去”的内容,并加以说明。

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的手法,将掉落的桑叶暗比女主人公的人生。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追求高洁的品格和至死不悔的心迹。

(3)《岳阳楼记》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的美景。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与自己交往的人都是有识之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嵇中散咏松诗

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注】①本诗是作者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而作,她倾慕嵇康,赞扬其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②王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二句用语古朴浅切,写出了山上的松树隆冬不凋、鲜洁苍翠的样貌,从而初显松树节操。

B.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二句中“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的特点,诗人为此特意选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

C.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焦灼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给诗歌蒙上缥缈浪漫的色彩。

D. 这首诗体制短小凝练,简短八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摹景咏物,富丽精巧,雕琢之迹全无,呈现出一派情境浑融的意境。

E. 这虽是首咏物诗,但人的活动始终参与其中,从遥望,到休憩、瞻看,再到腾跃、顿足,诗人形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

2.谢道韫在这首咏物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注】①绛、灌、东阳侯、冯敬:指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均为西汉开国功臣。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B.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C.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D.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拜,古代指授予任命官职,同样意思的词语还有“征、辟、除、迁、授”等。

D. 崩,古代称帝王的死,古人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用山塌下来作为比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博学多才,越级升迁。他十八岁时就因为善于吟诵诗文而闻名于河南郡,后被廷尉吴公推荐召到中央政府,二十余岁就被任命为博士。

B. 贾谊议政遭谤,被贬长沙。他作太中大夫时参与政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得到汉文帝赏识,但遭到权贵毁谤,被文帝疏远,外放到长沙。

C. 贾谊通晓鬼神,折服文帝。他任长沙王太傅期间,被文帝召回长安,文帝向他询问鬼神之事,贾谊回答时,文帝听得入神,挪动座位,靠近贾谊。

D. 贾谊有远见卓识,以国为重。他任梁怀王太傅期间,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多封诸侯,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