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少好武,不事崖检。舅淮南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少好武,不事崖检。舅淮南蒋氏才劣,龄石使舅卧于听事,剪纸方寸帖著舅枕,以刀子悬掷之,相去八九尺,百掷百中。舅畏龄石,终不敢动。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帝义而许之。以为镇军参军,迁武康令。县人姚系祖专为劫,郡县畏不能讨。龄石至县,伪与厚,召为参军。系祖恃强,乃出应召。龄石斩之,掩其家,悉杀其兄弟,由是一部得清。后中兵。龄石有武干,又练吏职,帝甚亲委之。平卢循有功,为西阳太守。

义熙九年,徙益州刺史,为元帅伐蜀。初,帝与龄石密谋进取,曰:"刘敬宣往年出黄武,无功而退。贼谓我今应从外水往,而料我当出其不意犹从内水来也,必重兵守涪城以备内道。今以大众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此制敌之奇也。"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戍涪城,遣其秦州刺史侯晖、仆射谯诜等屯彭摸,夹水为城。十年六月,龄石至彭摸。七月,龄石率刘钟、蒯恩等于北城斩侯晖、谯诜。朱枚至广汉,复破谯道福别军。谯纵奔涪城,巴西人王志斩送之,并获道福,斩于军门。以平蜀功,封丰城侯。

十四年,桂阳公义真被征,以龄石持节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敕龄石若关右必不可守,可与又真俱归,龄石至长安,义真乃发,败于青泥,龄石亦举城奔走。龙骧将军王敬先戍曹公垒,龄石自潼关率余众就敬先,虏断其水道,众渴不能战,城陷。虏执龄石及敬先还长安,见杀,时年四十。传国至孙,齐受禅,国除。

(选自《南史·列传第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B.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C.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D.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领,兼任官职,一般是以较高职务兼任较低职务。表示“兼任”的还有“假”“除”“权”等。

B. 元帅,指主帅,统帅全军的首领,后成为官称。今天的“元帅”是军衔的一,高于将官。

C. 持节,古代使者出使时手持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持符节以为凭证。

D. 受禅,也称“受嬗”,指王朝换代时新皇帝接受旧帝禅让的帝位。这一制度源于尧舜时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龄石自幼尚武,能力不凡。他少时即能从八九尺外飞刀掷中方寸大小的纸片,且百发百中。

B. 朱龄石有勇有谋,文武兼长。他用计除掉了长期作恶乡里的恶霸,而且对文吏职事也很熟练。

C. 朱龄石筹划有方,战功赫赫。在平蜀之战中,他出敌不意,先后战胜了谯诜、谯道福和谯纵。

D. 朱龄石结局悲壮,令人叹惋。由于刘义真的部队失利,朱龄石撤往曹公垒,结果兵败被俘遇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龄石斩之,掩其家,悉杀其兄弟,由是一部得清。

(2) 今以大众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此制敌之奇也。

 

1.B 2.A 3.C 4.(1)朱龄石斩杀了姚系祖,乘其不备袭击他家,杀光了他的兄弟,从此整个郡得以太平。 (2)如果(我们)率领主力从外水攻取成都,虚设部队从内水出击,这就是制服敌人的奇计。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建武参军”官职名,不要断开;“龄石”作后句的主语,千米那断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当中,总需要不断地问“在哪里”“什么时间”两个问题,人类90%以上的信息都与时间、空间相关。卫星导航技术的作用就是给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时空信息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跟水、电一样不可或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失效,国家的经济运行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运作中,天上的卫星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影响到地面的导航服务。因而,中国需要掌握自主、独立、可控的卫星导航技术。

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地面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都很重视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都很重视地面应用。对地面应用来说,信息数据量越大,处理精度就越高;信息来源越多可靠性就越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信息源中有自主可控的,地面导航设备平时接收多种信息源,实现高精度定位服务。;一旦某颗卫星因正常调试或工作故障而出现错误信号,导航设备能够第一时间剔除错误信号,保障正常工作;如果遭遇特殊情况,自主可控的信息源也能保障基本的时空信息服务。

“北斗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坦言,天上飞行的导航卫星,能互相兼容使用是未来的合作趋势,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这四个导航系统在轨卫星加起来,2020年将达到120颗左右。如果这四个系统能很好地兼容,可想而知地面应用设备的定位将精准到什么程度。

(摘编自戴春晨、梁施婷《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并倡导兼容互操作》,2017年11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材料二:

2013-2016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出货量

指标

2013

2014

2015

2016

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亿)

3.48

3.88

4.66

5.3

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的智能手机销量(亿)

3.3

3.7

4.4

5.1

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760

910

1000

800

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185

247

371

550

各类监控终端销量(万)

600

650

800

600

高精度定位接收机和板卡销量(万)

8

15

14

14

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万)-量级

100

1000

10000

3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11月5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导弹呼啸、战机轰鸣、军舰破浪、将士列阵,北斗如影随形,战场的主动权、战斗力的增长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5万余艘渔船、400多万辆营运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民航也将依托北斗建设航空器全球追踪系统,交通更加安全可控。

地质灾害多发的云贵川陕等地,大桥、隧道、边坡以及城市的灯塔、高楼、老旧房屋,北斗实时监测、预判危险、及时报警,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在耕地辽阔的新疆、黑龙江等地,农业机械安装北斗终端,拖拉机自动沿线耕作,无人机自动定量喷洒农药,土地使用率提高5%,复播准确率提高到100%,农药节省40%,劳动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利用北斗定位和网络技术,市场上销售的“北斗菜”,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追踪它长在谁家地、用的谁家种、施过什么肥。一些地方的水果种植、畜牧养殖,以至中药生产,都开始利用北斗终端进行溯源管理、全过程监控,老百姓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有望从技术上得以解决。

打开“嵌入”北斗的电子地图、约车软件,出行更加便利。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长途运营疲劳驾驶、超速越线违章行车,运用北斗,都可识别、可定位、可监管、可处罚。

“北斗+物流”“北斗+支付”……全新的“北斗+”生产生活方式初见端倪。

当前,北斗的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授时、短报文发送功能,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智造”等碰撞融合,不断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条完整的北斗产业链初具规模:全国从事北斗开发应用的企业已达1.4万家,从业人员近45万,总体产值2118亿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忠实的“北斗粉丝”。

(摘编自余建斌《中国北斗联天下》,201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选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时空信息是国民紧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必须掌握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技术,以保障地面技术的应用。

B. 2013至2016年间,在“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出货量”上,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C.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加快了造福全人类的步伐。

D. 运用北斗和互联网技术,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监控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指出了卫星导航技术的重要性、发展的前提及趋势,材料二可见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前景。

B. 中国发展“北斗”的总体思路是“兼容”如果能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使用,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C. 根据材料二,要扩大北斗导航饿民用市场规模,我们就应高度重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中能发挥出巨大作用,让交通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保障。

E. 目前,“北斗”在世界各个国家和死去吸引了大量粉丝,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北斗”对人民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仲尼弟子  昨夜星辰》(节选)

鲍鹏山

①孔子为人以德,其人格也如同北斗星辰,而他的那些弟子,则正是拱卫在他周围的灿烂群星,在那个筚路蓝缕的洪荒时代,他们共同构成了吾民族头顶上深邃而灿烂的天宇。这些昨夜的星辰,至今仍在那遥远的地方闪烁,向我们送来他们意味深长的注视……

②《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金圣叹评点《水游》,说及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这话,正是子路的“好批语”。金圣叹还说,李大哥一开口, 总有奇绝语。我也以为,子路兄一说话,便百媚千娇。此人原也是一条绿林好汉,专打天下不平人。但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

③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孔门弟子中,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者何?孔门中若没有这样一个真君子伟丈夫,真令孔门黯然无光;不可有二者何?此等天真人,岂能重出?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也知道,等到他的大道在这浊世不能施展的时候,等他彻底绝了世俗之望,要乘一叶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时候,他的那些弟子们都会作鸟兽散,而此时,仍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哪怕烟波满眼也无怨无悔的,会有一个子路,但也只有一个子路。是的,子路只能有一个。

④毫无疑问,子路是孔门中精神最健全,人格最完整,自我最舒张的人物。对社会现状,他比孔子有容忍度,对一些人和事,他也比孔子看得开通。他终究还没有修养成圣,离普通人还较近,所以,对普通人的人性缺点,他有更宽宏的蕴含度。这使他更可爱,更可亲可近。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君子亦有穷乎?”这种诘问恰好表明了他对道德、人格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在孔门弟子中,樊迟关心耕稼,颜回关心仁德,曾子致力于孝道的扩张,子夏关心学问的精进,公西华仗着年轻,记忆力好,整天在那里背记繁琐的周礼条文,子贡则心有旁骛,眼盯着市场的行情变化。而只有子路,在别人纷纷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的时候,他问“死”,问鬼神,问“成人”(完美的人),谁能想到,偏偏是这个粗莽的人,关心着这类形而上的问题?

⑤“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深感痛苦的,不是闻道之难,而是行道之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要让子路说,他肯定会说:“不可以。因为还没有行道,怎么能死?”道不能是一小撮精神贵族充实内心的精神食粮,而应该是大众的呼吸与空气,是阳光和水,是土壤和风。应当把这些还给大众。子路是绝对的大公无私,他的精神中不能存有任何独享的东西,哪怕是暂时的。他急于把他领悟到的东西公诸大众,如果还未能做到这一点,他宁愿“不闻”:和大众一样贫乏是可以的,而拥有大众没有的东西是不可以的。在子路这样的圣贤面前,一切自以为的“精神贵族”都显得龌龊,他们自以为贵,正显出他们的贱。正像在子路身上,因为他绝无一丝自爱自恋,反而显示出一种真正的高贵。这种高贵,步伐不快,但我们赶不上;调子不高,但我们盖不住;悬的不远,但我们射不中。孔子问:“仁远乎哉?”子路答:“不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答:“远。仁有好处吗?”我们和子路就这样判然有别了。

⑥子路如此刚直、天真、胸无点滓,毫无城府,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让他得到善终。孔子以一个洞明世事的世故眼光,早已预言过子路将“不得其死”。在那时人的观念里,“死”,乃是人生命的自然终点,也就是庄子所讲的“天年”。“不得其死”,就是指他的生命将意外地终结,从而得不到(或等不到)那个自然的终局。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孔子的预言,在卫国的蒉聩孔俚之乱里,子路不避其难,挺身赴险,像他老师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去维护“义”,终于被杀。但我以为这样的死才有价值,苟活不如好死。既然生命的终局总是死,为什么不能利用“死”来为生命争取最后的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路是死得其所。

⑦子路死亡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子停止了肉羹之食。这是他老人家终生喜爱的食物。圣人的生活开始缺少滋味。

⑧第二年,孔子驾鹤西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主要用比喻的手法,总写仲尼及其弟子如我们民族天宇中的星辰般永恒闪耀,开篇即点题,并引出下文要评说的对象——仲尼弟子。

B. 作者说《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他的意思是,文本风貌虽有不同,但塑造鲜活生动地人物却是共同的要求。

C. 第④段中,写孔门弟子樊迟、颜回等人的追求是为了与子路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看似粗莽的子路所关注的却没有那么现实功利。

D. 作品在行文中有多处引用,这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与感染力,还体现出作者的学识功底及思想阅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第⑤段中,为什么说子路身上显示出的是一种“真正的高贵”?请简要概括。

3.结尾⑦⑧两段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及效果?请结合文本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也可以说,中华美学是以意象论为为核心的美学。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意象”这一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的书法、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意象之美的魅力就在,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意象论为核心的中华美学,是中国古代崇象重象思维及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

B. 意象所创造的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能够引领人们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C. 虽然西方的传统艺术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必须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意象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用具体诗句指出“意象”所呈现的感性、诗意的世界是一种心灵的创造。

B. 第三段的论证由点到面,从中国古代诗学的意象创造扩展到中国众多的传统艺术门类。

C. 第四段说到存在论现象学对“美”的解读,是为了说明它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相通。

D. 文章从意象美学诞生的哲学背景谈起,逐层论述,最后谈到如何更好地弘扬意象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实体性的对象上,就不能即景会心,走进诗人内心。

B. 根据王夫之的观点,我们在诗歌创造过程中“意”“象”并重,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C. 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可见它在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上不足。

D. “意象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要发掘其现当代意义,还要做很多工作。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海子在凄凉的大地上看到未来,梭罗远离城市看到了神的一滴,鲁迅在祝福声中看到祥林嫂们悲惨命运,朱自清在颇不安静的心境下看到荷塘月色。……

一个人眼中会看到什么风景往往和他本人有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②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③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曲艺演员……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

⑥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卡,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用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⑦老舍先生对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对有才华的青年,常常在各种场合称道,“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而且所用的语言在有些人听起来是有点过甚其词,不留余地的。老舍先生不是那种惯说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温吞水一样的官话的人。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老舍先生这样“作家领导”的作风在市文联留下很好的影响,大家都平等相处,开诚布公,说话很少顾虑,都有点书生气、书卷气。他的这种领导风格,正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单位的领导所缺少的。

⑧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自然也要处理一些“公务”,看文件,开会,作报告……但是作为一个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⑨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⑩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作法事和别的庙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调不同凡响,很古。所用乐谱别人不能识,记谱的符号不是工尺,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笔道。乐器倒也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但主要的乐器却是管。据说这是唐代的“燕乐”。解放后,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经各谋生计了,但还能集拢在一起。老舍先生把他们请来,演奏了一次。音乐界的同志对这堂活着的古乐都很感兴趣。老舍先生为此也感到很兴奋。

⑪《当皮箱》和“燕乐”的下文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⑫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⑭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1984年3月30日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删改)

注:汪曾祺(1920—1997),老舍(1899—1966),齐白石(1864─1957)。

1.第4段开头说“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结合3、4段文字分析,老舍爱重齐白石哪些特点?

2.文章题为《老舍先生》,为何却在9、10两段用了不少“闲笔”写盲艺人、智化寺和尚?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13段画线句的含义。

4.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淡而有味、有情”,请探究本文中蕴含的“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