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致命的江南 潘向黎
读诗可能尚不明显,读词,简直触目就是江南。对这个词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湿润而明媚的印象,而且连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匀有致,音节也那么悦耳动听。六岁时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对江南的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父母温暖的双手。那真是绝好的启蒙教育。
有人说,在历史上“杏花春雨江南”总不是“骏马秋风塞北”的对手,纤柔的南方一次次败给骁勇的北方。如果这是宿命,我想大多数江南人宁可接受这样的命运,也要守着江南,寸步不离,永不叛逃。
最早记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而最浓艳消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写给江南的情书,表达的已经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了。
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忆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在烛火黯淡的光线下,在有着美人蕉图案的屏风边,诗人梦见了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夜雨潇潇,诗人(或有人)在船上吹着笛子,桥上传来低低的吴侬软语。这是个笼罩着迷蒙烟水汽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
江南如果仅仅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
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提到的季鹰,名叫张翰,西晋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官南归。这就是著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脱身的借口,但是谁能否认,莼鲈之思,也是张翰决定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始终相信,江南作为人性的栖居之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这种选择的另一个版本,稍涉香艳而已。
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丘迟的一篇《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招降书,写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动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与其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如说是江南的胜利。
它甚至是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柳永的《望海潮》将江南的繁华猗旎写到了十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慕西湖胜景,就起了挥鞭渡江、立马吴山之意。我不怀疑江南有这样的吸引力,会让人起觊觎之心,但是将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阕词,未免荒谬。朱东润先生说得公允:“说金主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但是这都是前尘往事了。留下来的只是关于江南的美丽的咏叹,只是关于江南的千古传说。江南,是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人性的空间,是中国人永远的梦境。在这里,我们滤去了现实中的不洁、不美、所有的缺憾,只留下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虽然那些笙箫吟唱的烟波画船已经去得很远。
(选自《才女书百篇女性散文经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抒发了江南美景不在,只能成为中国人的永远的梦境的惋惜之情。
B. “江花”“江水”承载着江南特有的招牌景致,而垆边人皓腕霜雪等场景散发着中国文化最深处的芬芳气息,引发了无数人有关江南的心事与情思。
C. “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作者借解释张翰隐退的原因,表明自己顿悟世事、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D. “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一句,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乡思、乡愁是陈伯之心中最柔软的一角和最本能的情感。
2.作者说江南“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请联系文本内容分析江南使人难忘难舍的原因。
3.文中大量引用了与江南有关的古诗文,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注]①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以疑问开篇,问而未答,好像十分激动地问主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以疑问引出本文主要描述的重点,引人注目。
B. 从诗人立刻就认出这是怀素的笔迹,可见诗人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一眼便认了出来。
C. 颔联下句中的“墨痕浓”的 “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经把整幅字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
D.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体现了诗人对名家真迹蒙尘的惋惜伤感之情。
2.诗歌的后两联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怀素的书法?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鼓山记 吴海
岁乙巳秋,郡人黄伯弘,约予与广平程伯崇、建安徐宗度,自河口买舟,顺流而下,抵白云廨寺。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近里许,有亭曰“乘云”。近亭有窾泉,行者掬以饮。又里许到半山亭,亭后小溪,俯瞰山下。又里许,有阁曰“玄通”,阁外疏竹斜映,倚栏平睇,江流二道,如白虹游龙,萦带长洲,靡焉而东趋,渔歌互答,西山凝晖,碧翠异状。前登岭路,影射人背。转而右,见奇光玲珑,筛林若金色,点缀树上,如花婴条,如果有叶,华彩相映,瑰丽不可名状。转而上,皆幽林清树,半里许,夹道有小松,曰“松关”。日已下山,促行。下小坂,皆干途,迤逦达寺,已昏黑,宿超凡阁。
明日径寺右,行蔬畦间,度松林二三百步,入丛篁中,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清爽。出篁竹微蹊,二里许,登小顶峰,峰直寺后,下视殿阁,若骑其危。西望都城,列雉数千,市廛阛阓①,台前府寺,释老之宫,辉耀崇丽,州邑之雄,可谓罕丽。由小顶而上,又里许至大顶。使僮仆伐披棘,拟步而后可进,若是二百武②,少转而南,然后造乎鼓山之巅。乃拂石刻,观晦翁大字,读沈公仪铭,摩挲徐鹿卿《请雨记》。记漫,久不可辨。
中宵月色如午,罡风忽起,联立东望扶桑,以候朝旭,奔星矢驰,四面相射,有玄云横亘在海面,高四五丈,不得视其初出之景,须臾日上已高,山烟水霏苍茫,远近隐显迭出,恍然如画图中,又一奇也。
至寺已近午。寺左有灵源洞,石磴垂梯,两岸崇塘,通以石梁,白云亭其上。坐稍久,洞谷生风,时来袭人。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石。于是履危栈,度石门,求晦翁题名,赵子直诗,抵“天风海涛”之亭极焉。孤撑巉岩,凭栏欲堕,川分谷擘,江面如沼,险绝清旷,遂兼得之。
夫升培塿③者隘一方,陟冈阜者薄百里,乃今纵目力于霄汉,纳溟渤④于胸次,晦冥昼夜,收拾举尽。岂非所处者益高,所见者益远,所造者益深,则所获益富邪?
(选自《闻过斋集》,有删改)
[注]①阛阓:市场,商场。②武:半步,泛指脚步。③培塿:小土丘。④溟渤:指溟海和渤海。这里泛指大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已下山,促行 促:催促
B. 如花婴条 婴:缠绕
C. 记漫,久不可辨 漫:弥漫
D. 远近隐显迭出 迭:交替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表述了“我”和其他三人一同游览鼓山的经历:首先雇船向东,下船后登鼓山,晚上住在了白云廨寺;第二天从寺院的右边再次登山,在山上看了日出的景象,然后回到白云廨寺,观看了灵源洞相关的景物。
B. 作者在游览鼓山时,不仅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十分注重对文化景观的观察,比如在大顶峰看沈公仪的碑铭、徐鹿卿的文字,在灵源洞时不怕危险,踏着栈道走过石门看晦翁的题名以及赵子直的诗歌等。
C. 作者游览的景色中有个名叫“乘云”的亭子,它在鼓山的半山腰,亭子的后面有一条小溪流,它的上方有个叫“玄通”的阁楼,站在这个阁楼上可以看到稀疏的竹子、如白练的江流以及听到渔歌互答等。
D. 这篇文章是一篇游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这篇文章以记叙为主,文章的结尾以议论作结,表达了作者在游览鼓山后的感受。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也属于这种文体。
3.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
(2)使僮仆伐披棘,拟步而后可进,若是二百武,少转而南,然后造乎鼓山之巅。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B.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早年做官,后弃官归隐,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的作品,开创田园诗一派。此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名帖,又是一篇“序”的佳作,流传久远。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与“跋”同属一类,列于卷首叫“跋”,列于卷末叫“序”。主要内容是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等。
D. 《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其中“壬戌”是采用干支纪年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既望”是指农历十六,农历每月十五称为“望”。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氓》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诗中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形象表现女子容颜的衰老,也暗示了后文感情变冷的情节。
B. 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采薇》这首诗前三节就采用这一手法,节与节之间句型相似,字面也大体相同,以关键处个别字词的更换来变现时间的流逝,表现主人公痛苦的加深,使得情感的抒发有了递进。
C. 《孔雀东南飞》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是采用了民歌中常见的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孔雀东南飞》的民歌风味还体现在铺陈手法的运用,如开头兰芝自陈,太守迎亲时的描写以及府吏自杀前徘徊犹豫的描写。
D.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书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友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这首诗沉郁而不消沉,充满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充分表现建安风骨特点。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 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 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 ①③/②⑤/④⑧/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