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2018年1月12日,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2018年1月12日,合肥某女教师为了等迟到的丈夫阻拦高铁发车。该女称丈夫就在检票口,并用身体阻挡车门关闭。无论是乘务员、信号源发出警告,还是乘警不断强调“你这是犯法”,甚至动手拉她,该女始终死死把住车门不撒手,最终导致列车晚点四分钟。很快该女教师被当地主管部门停职,她说 “学校乱来,我教学上没过错,学校没资格让我停职”。

这件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百姓说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女教师阻拦高铁关门,她的行为真的应该被停职吗? 前几日,一段关于女教师拦高铁的新闻刷屏了。 一段“高铁扒门”视频最近在网上引发了众怒:安徽合肥女子罗海丽在自己迟到的情况下,为了等老公上车,无视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多次劝阻,带着自己的女儿,强行扒住车门阻碍高铁发车,在拉扯的过程中还振振有辞地说,“我好好跟你们说话”,“我老公下来我就走”。 随后,罗海丽的身份被扒出,竟然还是合肥某小学的教导处副主任,屡屡被评为优秀教师。于是众怒更难平息了:如果不能行为世范,又何以为人师表?学校招这样的老师进来是瞎了眼吗? 以前的我,也可能对她的人品盲目下个论断:一定是个处处不守规则,觉得全世界都要给自己让路的刁蛮泼妇。 但是这一年,我的三观也在不断完善。生活中的罗海丽,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没准还是别人眼中的好同事,好老师,好妻子,好妈妈。她对于规则的漠视,并不是显性的,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的,而是隐性的,即:我压根就不认为自己违反了规则。 许你火车晚点,不许我晚点?检票口开着,我凭什么就进不得? 这么听上去,是不是也挺“合情合理”? 网上爆出了自称是当事人罗海丽的解释长文,这篇文章未经证实,未必是本人,不过流露的情绪倒是很真实:高铁工作人员明明放我老公进来才10秒,为什么就不能通融呢? 逼停高铁的事情不常有,但是“虽然我迟到了,但我还是要争取上车”的心态常有。迟到十分钟以上进不去或许自认倒霉,迟到一分两分,甚至几十秒而被拒之门外,不止罗海丽,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不是去反省自己的问题,而是反过来归咎于铁路的不近人情。 此时此刻的罗海丽,无论在公众面前会不会表露悔意,心中恐怕更多的还是不甘不满不服。 毁掉她的,其实不是阻拦高铁的行为,而是这种不肯为自己失误买单,总想侥幸过关的心态。就算没有人拍视频,你过了高铁这一关,人生还是会有很多关口,随时随地可能把你拦下来。 比全民批判嘲笑罗某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用放大镜看别人的时候,规则是一步都不能跨越的雷池。但是到了我们自己身上,规则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事。 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下车的赵女士,至今也不认为自己违反了规则,她接受采访时委屈无比,这份委屈也是发自内心的:我只是在自己认为安全的时候下了车,怎么就成了违反规则?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他们并不是那些时时处处都不守规则的人,他们是那些和规则玩文字游戏的人。 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标准,他们守自己的规则,事关重大的才叫规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叫规则,有危险的时候叫规则,没危险的不叫规则,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叫规则,看不见的不叫规则。怎么有利自己怎么来,才是天经地义的规则。 事实上,这些不守规则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甲乙丙丁,是那个时不时就忘记了规则的我们自己。迟到、闯红灯、随地扔垃圾……这些很小很小的事只有带来严重后果,丢钱丢人甚至丢了命时,才会被人当作大事。 所以不要急着和罗某、赵某这样的“不守规则者”划清界限,她们离我们其实一点也不远。我今年8月去过一次野生动物园,猛虎区喇叭里一次次提醒自驾者锁死门窗,仍能看到很多车门窗大开,游客甚至把脚伸出来。 至于赶火车飞机晚到了几分钟强行要冲过门闸的,这些年就见得更多了。 当舆论不断聚焦在这些事件中,放大再放大,把当事人变成孤立存在的样本,架到公众的对立面时,我们好像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畸形秀演。 当铺天盖地都在声讨这些不守规则的奇葩时,恰恰忽略了一件事:奇葩的是他们最后的结果,动机却一点也不“奇葩”。扒高铁可能只是一念之间,但心存侥幸不尊重规则却是人间常态。 我们真正要警醒的并不是“逼停高铁”“老虎伤人”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而恰恰是“我以为……”“我没想到……”“我只是想……”这样的思考逻辑。 罗某被停职了,很好。我一点也不同情她。 但是,与其着急拍手叫好,用掌声来表态“我们可不是那样的人”,不如认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心态,做过那样的人?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道德就比别人高,而是我们的运气好了那么一点点,侥幸过了关。比如遇见个好说话的列车员,也就上了车。再比如老虎没出来,也就没有了后面的伤人事件。 挑衅规则,拼概率,也拼运气,运气爆棚的,违反一万次,也未必有什么恶果,点儿背的,一次小错可能就酿成大祸。 但是千万别去跟上天探讨这世界公平不公平,你不按规矩出牌的时候,就已经对那些守规矩的老实人不公平了。 任何违反规则所付出的代价,都值得“活该”两个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的任务非常明显——“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所给材料是一则社会实事新闻。新闻是前一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拦高铁事件。新闻讲述小学教师罗某,无视规则和其他人的利益安全,为了等迟到的丈夫阻拦高铁发车,用身体阻挡车门关闭。无论是乘务员、信号源发出警告,还是乘警不断强调“你这是犯法”,甚至动手拉她,该女始终死死把住车门不撒手,最终导致列车晚点四分钟。很快该女教师被当地主管部门停职。对于主管部门对罗老师停职这一做法,罗老师自己不服气,罗老师她说“学校乱来,我教学上没过错,学校没资格让我停职”。题目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百姓说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其实对这则材料关键点就一个,那就是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给罗老师停职这一处理的看法。所以作文时,一个是赞同教育部门对罗老师停职这一处理做法:女教师无视规则,扰乱公共秩序;她无视公众利益和安全,是极端自私的行为;作为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生知识技能,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做人上为学生树立榜样。一个是反对教育部门对罗老师停职这一处理做法:女教师违反交通规则,理应受到处罚,但她如果能认识到错误,作为老师,能恪尽职守,可以考虑让她重新上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①____________,例如无人机用于航拍,扫地机器人走进了家庭。然而,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在每一件高科技新产品带给我们便捷、快乐的同时,②____________,例如无人机可能会干扰民航客机的飞行。如何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便捷与快乐的同时,③____________,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激。

B. 各位书友!新版《李白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

C. 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学生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D. 承蒙您老亲自奉书指导,我读后受益匪浅,然因琐事繁杂,未能及时回信,望见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两档节目的相继播出,让文化节目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对象,这在文化学者看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B. 近年来,国人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被频频曝光,不仅对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更干扰了正常的旅游秩序。

C. 能否推动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密切双方在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联系,是引导中澳关系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D. 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愿同美方就半岛问题保持沟通协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

②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之后,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

③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侧,

才能一往情深;超旷空灵,才能羚羊挂角

④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找到真正适合的措施,着

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⑤即开型体育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⑥在电影《落叶归根》里,郭德纲因扮演劫匪操着一口河南腔 ,“很受伤”的河南人出离愤怒,要求郭德纲给个解释。

A. ①③②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阁夜》中描写军中乐声和三峡夜景,营造出悲壮雄浑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凭箜篌引》中写李凭的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