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前六句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渴望,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既“爱丘山”,又将归隐后的世俗看作“尘网”,自己本无适应的禀性。

B. 诗人归隐后的生活,不单单有方宅、草屋、远村、炊烟的幽静,还有狗吠、鸡鸣的喧闹。以幽静抒写诗人的惬意,以喧闹突出了诗人的欢乐。

C. 诗人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在官场生活下去,只能“守拙归园田”;归隐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乡居生活的清贫:草屋、虚室。

D. 结尾一句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末两 句与诗歌开头呼应,揭示出作品的主旨。

2.下列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D. 海阔凭鱼跃,天髙任鸟飞。

3.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艺术上呈现出“似浅实深,似淡实浓”的突出特征。请你从语言、形象和情感等角度,结合诗句做具体赏析。

 

1.D 2.A 3.浅、淡:指语言和形象。 语言方面,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毫不掩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将官场生活比喻成“尘网”、“樊笼”,将自己比喻成“羁鸟”、“池鱼”,晓畅通俗;“狗 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乡村生活图景的描绘,语言通俗平易,运用白描手法,无雕琢,不藻饰。 形象(画面)方面,乡村生活画面: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坎烟、狗吠、鸡 鸣一一清新淡雅、简单、安静、悠闲。 深、浓:指诗人内心的情感。 情感:仕途官场生活与归隐田园生活进行的对比中,突出出仕生活的苦闷、厌倦、悔恨 和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深深喜爱。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A项错在“将归隐后的世俗看作‘尘网’,自己本无适应的禀性。” “尘网”是指官场。回头想起来走上仕途,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误落”二字中包含了无限的感慨与辛酸,悔恨之情溢于言表;“尘网”一词表达了对仕途的厌恶。B项错在“以幽静抒写诗人的惬意,以喧闹突出了诗人的欢乐。”前四句写近景,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后两句写远景,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C项错在“又不得不面对乡居生活的清贫”。“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离开官场的生活,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比喻修辞手法。A项,“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突出琵琶音的特点。B项、C项、D项都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所以选A项。 3.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艺术上呈现出‘似浅实深,似淡实浓’的突出特征。请你从语言、形象和情感等角度,结合诗句做具体赏析。”。本题考查上兮诗歌的语言艺术。首先要明白题干中“似浅实深,似淡实浓”中的“浅”、“淡”、“深”、“浓”的意思。其中“浅”、“淡”指语言和形象;“深”、“浓”指诗人内心的情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本诗的语言看似平淡简单,实际上表达的感情深厚浓郁,即浅显的语言里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情感。在读懂诗句时,要抓住诗中的描写乡村生活画面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坎烟、狗吠、鸡鸣等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简单、宁静的乡村生活的画卷,表现了诗人官场生活的苦闷、厌倦、悔恨和回归田园生活的恬淡、悠闲的生活情趣,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对比中,突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深深喜爱。这样深厚的情感,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写就,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篇直抒胸臆,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重获自由。“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语言朴实自然,语言不见丝毫修饰,运用白描手法,比较口语化,无雕琢不藻饰,但与此诗的意境结合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构牛。专趋人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二)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诛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说于国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国之父兄复请曰:“诚四封之 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越王悦而之。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三)

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 击柯,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终不其能         伐:夸耀

B. 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 越王悦而之         许:赞许

D. 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所藏活豪士百数       故荆轲逐秦王

B. 专趋人急             孤用夫子

C. 朱家用侠闻           倚柱

D. 敢有不尽力者乎       尽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B. 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C. 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D. 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汉代侠客朱家扶危济困,好义乐施,但是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

B. 越王勾践在谋划攻打吴国的过程中,信赖大夫文种,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

C. 勾践伐吴前,历经了纳谏存种,等待时机,改变内政,积蓄国力,聚拢民心的艰难历程。

D. 秦王庭御医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B. 《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

C. 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

D.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②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 最快,最显著。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 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 用“倚”字,后来才写做“椅”。凳子最初借用“橙”字,后来才写做“凳”。桌子也是后来才有 的,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做“桌”。

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虽然汉语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 目也还是可观的。比较早的有葡萄、苜蓿、茉莉、苹果、菠菜等等,由现代科学和技术带来的 外来语就更多了,像化学元素的名称就有一大半是译音的新造字,此外像马达、引擎、逻辑等 等,都已经进入一般语汇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比如“坐”字,古代和现代 不完全一样: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 乞食于吴市”,坐行就是膝行,蒲服即匍匐;要是按现代的坐的姿势来理解,又是坐着又是走,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比 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又如“菜”,原来只指 蔬菜,后来连肉类也包括进去,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在饭店里叫菜,都是荤素全在内,这都是 词义扩大的例子。跟“菜”相反,“肉”原来指禽兽的肉,现在在大多数地区如果不加限制词 就专指猪肉,这是词义缩小的例子。

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可是 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词义也会弱化。比如“很”,原来就是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可是现在已经一点也 不狠了,例如“今天很冷”不一定比“今天冷”更冷些,除非“很”字说得特别重。又如“普 遍”,本来是无例外的意思,可是现在常听见说“很普遍”,也就是说例外不多,并不是毫无 例外。

(取材于吕叔湘先生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的变化涉及多个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语音因各地方言差异而变 化最快,最显著。

B. 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新词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而越来越多, 成为记录时代的符号。

C. 从古到今,词语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词义扩大、缩小、转 移、弱化等不同的变化。

D. 随着交往的不断增多,很多音译外来词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同时,中国词汇也会对其他 国家的语言产生影响。

2.下列给材料三拟定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汉字的演变

B. 魅力汉语

C. 汉字的前世今生

D. 语汇的演变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语汇随时代发展出现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李白的五言诗《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非常有名。全诗送别之情溢于言表,诗意简洁 明了而深厚永。其中“班马”一词,典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合十二国围齐,齐侯在平阴这个地方做抵御,登巫山观察晋师,晋师故意到处高树大旗,疏布人马,柴扬尘以示人马众多,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 师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 其遁。’”

从这段记述来看,晋师从两点来判断齐师已经遁逃:一是平阴城上有乌鸦,其声欢乐,因为已成空营,且有丢弃的食物可食;二是听到了“班马之声”,杜预解释:“夜遁,马不相见,故 鸣。班,别也。”也就是说,夜遁之时,有的马匹看不到同伴,发出离别的嘶鸣,这就是“班马 之声

北周庾信的《哀江南賦》用了《左传》这个典故,文云:“失群班马,迷轮乱辙。”说的就是 战马失群。最早将“班马”扩展到送别情境中的人是比李白早57年出生的李峤。他在《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中写道:“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别后青山外,相望白云中。”这里的“背枥嘶班马”和“萧萧班马鸣”景象相似,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 长鸣,亦若有离群之感。畜犹如此,人何以堪!可见,李白的“萧萧班马鸣”是前有所承的,并 不是受杜预误导而以讹传的罕见个案。

不仅如此,“班马之鸣”甚至孳生了“班声”一词。见于骆宾王的《代徐敬业传天下文》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今人李学颖集《吴梅村全集》卷十六《送同年江右朱遂 初宪副固原四首》诗中也有“清秋柳陌响朱轮,帐下班声到近臣”的诗句。

(取材于2017年7月《光明日报》王继如文章,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身后永(juàn)

B. 柴扬尘(zhuài)

C. 传讹(é)

D. 天下(xí)

2.下列对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记录时间的工具,“丙”是十天干之一,“寅”是十二地支之一。

B. “晦”指的是每个月的月末,“望”指的是每个月的初一,“朔”指的是每月十五。

C. 在古代的诗歌中,“断鸿”“杜鹃”“鹧鸪”巳经固化为带有特定内涵的诗词意象。

D. 古人指称他人时多用敬称。《送光禄刘主簿之洛》中“主簿”是官职,体现敬意。

3.下列送别诗句与李白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所表达情感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B.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一李颀《宋魏万之京》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王维《渭城曲》

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柳永《雨霖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班”字的构形,古今没有什么变化。《说文》解释说:“班,分瑞玉。从玨、从刀”,“玨,二玉相合为一玨”。“班”字就是在二玉合成的“玨”中插进“刀”,表示用刀将相合的二玉分开,《说文》解释“班”字的本义是“分瑞玉”。。

“瑞玉”是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见天子时手中所拿的玉制信物。《尚书》中有:“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意思是舜继尧之位后,让四方诸侯九州长官来觐见,把瑞玉分发给他们。这里的“班瑞”就是“分瑞玉”。“班”字后来意义被引申,泛指将物或人分开。《尚书》中说: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意思是周武王战胜殷时王而取得天下后,封诸侯,建邦国,把宗庙的彝器分賜给诸侯,“班”指分彝器。彝器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祭器。《公羊传》中说:“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意思是晋侯拘捕曹伯,把所侵占的土地分给诸侯,“班”指分土地。

《左传》中记叙了一段故事:楚国的伍举和声子友好,伍举出奔到郑国,打算再奔往晋国, 声子也要到晋国去,两人在郑国郊外相遇。于是,将荆条铺在地上,两人坐在荆条上一起饮 食,共议返回楚国的事。这个典故就是“班荆道故(旧)”成语的由来,泛指朋友相遇,共叙旧情。“班荆”,即铺开荆条,而“铺开”也就是“分开”。

“班”的基本意义是“分开”,于是就有了引申义,指分开人群而成的组织。比如,军队的“班”是指将一个排的兵士分开而成的组织,学校的“班”是指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分开而成的 组织,“讲习班”“进修班”“培训班”之类的“班”,也是指从人群中分开出来的从事学习的一部分人员的组织。

“班”也指分开时间而成的段落。比如,“日班”“夜班”是指从一昼夜中分开而成的两个时段,“早班”“中班”“晚班”是指从一昼夜中分开而成的三个时段。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常说的这些“班”,其含义义所指原是从“班”的古义引申而来的,只不过原来所指的“分开”是动词,现在所指的“分开而成的单位”是名词,而由动词转化为名词,这是语言里常见的现象。

(取材于四川辞书出版社《语林趣话》,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的“班”字作名词的一项是

A. 师回朝

B. 瑞诸侯

C. 荆道故

D. 门弄斧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依照《说文》的解释,“班”的原始意义为“分瑞玉”。后来不仅限于分玉,词义开始扩 大,引申出“分开”之意。

B. 从《尚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玉器、祭器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玉器 文化和祭祀文化源远流长。

C. “瑞玉”和“彝器”是诸侯觐见天子时拿在手里的信物,由天子赏赐,它是诸侯拥有合法 统治权的标志。

D. “班”的原始意义是一个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班”逐渐有了名词的用法,表示一个组织或一个时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大学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心中的高校”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高校的校训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写一篇文章向知心朋友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要求选好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