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邂逅芦花 梅玉荣 (1)一次临时起意的郊游,原本只...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邂逅芦花

梅玉荣

(1)一次临时起意的郊游,原本只是想到江边走一走,吹吹风。

(2)没料到,大自然慷慨,以别样的方式提醒我们,即使是一次不经意的行走,也能让你 在庸常的场景里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3)于是,我们邂逅了深秋的芦花。

(4)三五文友,沿江信步而行,堤下齐刷刷的意杨林崇尚“瘦身法”,纷纷摇落赘叶,簌蔌之声不绝于耳。江边弯弯绕绕的水道已接近枯涸,夏曰里丰盈美丽的“月亮湾”消失无踪。 雨后有些泥泞的小路,行走不便,于是转入林中,满地落叶都是零落的生命,踏上去,沙沙作 响,颇有质感,也带来些许伤感:那也曾是一片片叶脉栩栩、叶色葱绿的生命啊,如今飘零化 为泥尘,难道真如张爱玲所说生命的底色只是荒凉么?

(5)只是瞬息的感叹,众友微笑:何必悲秋?秋的色彩如此斑斓!展眼望去,红叶黄花,碧水长天……我和文友们边走边谈,蓦然抬头,江的对岸,兀自立着的,是风中飘扬的芦苇, 那成片成片的芦花!

(6)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苍苍蒹葭啊,没有白露,却有风来,那风起自《诗经》,逶迤而至,荡起岁月的涟漪。在水一方的伊人呢?如雪的芦花,就像一个苍老的人,顶着满头的白发,满眼都是沧桑,却果敢、坦荡,丝毫也不悲伤

(7)有风来,裙裾飞扬,丝巾飞扬,心绪飞扬。迎了风,似乎生命中所有的往事片断,都化 作了眼前的万顷芦花,飘飘洒洒,忘在了天涯。

(8)水边的芦苇不仅是诗意的存在,更是哲理的提醒。只有肤浅的人才会认为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真正有内涵的人,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比喻诗意而形象,人的生命确实如芦苇般脆弱又优美,沉思时低头不语,快乐时恣意飞扬;阳光下,秋水边,当我们邂逅一丛芦苇,犹如遇见平凡脆弱、忧郁羞涩的自己。我们看不见它们静 默的忧喜,听不到它们生长的声音,它们却依然延展成这片草滩上独特的美景。

(9)相较而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空间,高贵的人总要比芦苇多了一点思想和灵魂的光辉,因为,“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不由想起近来所读的史铁生《病隙碎笔》,那个曾在地坛徘徊无依的残疾青年,那个深夜不眠苦思不解的孤独歌者,那个在伤痛折磨中灵魂透亮的伟大生命,他何尝不是一株柔韧而优雅的芦苇?他的哲思不正是高高飘扬诗意无限的洁白芦花?

(10)芦花,是秋天高张的旗帜,是世间孤绝超然的舞者,也是悟透天地玄机的哲人。

(11)我们所到之地,是三江口,是举水和长江支流交汇之地,据说清浊不混流,泾渭分明的情状让人生出无限感叹。河道上空悬挂着过河罾渔网,昭示着一种靠水吃水的生活状态, 这司空见惯的庸常,却往往是最深刻的苍茫。大大小小的水洼旁,有垂钓者各据一方,独守一块水域如守着一片江山,超然世外的神情一如寒江钓雪的高僧。

(12)此情此景,伴随芦花飘荡,更添几分清宁。

(13)在秋天的风中,芦苇们朝着一个方向凝望,我知道,那是古典的河岸。在江畔,它们看花开叶落,看雁去燕来,看水流千古,立定脚根,稳稳地,站成一道飞杨的风景。

(载2015.9.13《淮海晚报》,有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信步而行:文中指三五友人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B. 恣意飞扬:文中指人的思绪纵情任意地轻舞飘扬。

C. 泾渭分明:文中指举水和长江支流交汇处清浊不混。

D. 超然世外:文中指寒江垂钓的高僧超出于人世斗争之外。

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作者不断说“临时起意”“不经意间的行走”“邂逅”,但作者内心的丰富感悟说明了这次出行是刻意为之。

B. 深秋时节,几近枯竭的水道,满地零落的生命,风中飘扬的芦苇,给人以无限苍凉的感觉,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C.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芦苇的热爱之情,提醒人们要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要有乐观、坚定的人生追求。

D. 行文中作者思绪飞扬,联想不断。张爱玲、帕斯卡的名言,史铁生、垂钓者的人生际遇 为文章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

3.(5)段和(11)段屮都写到了作者的“感叹”,请分别说说它们的所指。

4.第(8)段开头画“——”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5.赏析第(6)段画“    ”的句子。

6.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虽然像芦苇般脆弱,但因有思想而显得坚韧。请联系 《平凡的世界》中任意一个人物,对这句话进行阐释。

 

1.D 2.C 3.第一个:想到绿色生命飘零后化为泥尘,产生出生命底色荒凉的感叹。 第二个:看到举水和长江支流交汇时清浊不混流的情状生出无限感叹。 4.这句话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芦苇在水边风中兀立,芦花雪白成片,飘飘洒洒,让作者联想到《诗经》中美丽的景色,充满诗意。开启下文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有内涵,不为外物左右,笑看风云,参悟天地玄机,给人哲理的提醒。 5.本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芦花比做雪,突出深秋芦花颜色洁白,形象生动 地写出“成片成片”的芦花,铺展开来,一片雪白的景色。将深秋的芦苇比作苍老的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人虽然饱经岁月沧桑,行将走到生命尽头,却充满果敢、坦荡,没有悲伤的意态。 6.孙少安是背负最沉重包袱的人,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去理解。D项,“超然世外”是说“垂钓者各据一方,独守一块水域如守着一片江山”,他们的的神情一如寒江钓雪的高僧。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鉴赏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仔细阅读文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方能鉴赏。A项错在“作者内心的丰富感悟说明了这次出行是刻意为之”。“刻意为之”,说法不当。B项错在“给人以无限苍凉的感觉,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基调“苍凉”,理解错误。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写“垂钓者的人生际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2)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国殇》)

(3)_____________,性命安可怀?    (《白马篇》)

(4)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5)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春如旧,人空瘦,_____________。(《钗头凤》)

(8)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_____________!(《窦娥冤》)

(10)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陋室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前六句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渴望,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既“爱丘山”,又将归隐后的世俗看作“尘网”,自己本无适应的禀性。

B. 诗人归隐后的生活,不单单有方宅、草屋、远村、炊烟的幽静,还有狗吠、鸡鸣的喧闹。以幽静抒写诗人的惬意,以喧闹突出了诗人的欢乐。

C. 诗人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在官场生活下去,只能“守拙归园田”;归隐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乡居生活的清贫:草屋、虚室。

D. 结尾一句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末两 句与诗歌开头呼应,揭示出作品的主旨。

2.下列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D. 海阔凭鱼跃,天髙任鸟飞。

3.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艺术上呈现出“似浅实深,似淡实浓”的突出特征。请你从语言、形象和情感等角度,结合诗句做具体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构牛。专趋人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二)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诛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说于国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国之父兄复请曰:“诚四封之 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越王悦而之。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三)

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 击柯,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终不其能         伐:夸耀

B. 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 越王悦而之         许:赞许

D. 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所藏活豪士百数       故荆轲逐秦王

B. 专趋人急             孤用夫子

C. 朱家用侠闻           倚柱

D. 敢有不尽力者乎       尽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B. 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C. 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D. 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汉代侠客朱家扶危济困,好义乐施,但是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

B. 越王勾践在谋划攻打吴国的过程中,信赖大夫文种,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

C. 勾践伐吴前,历经了纳谏存种,等待时机,改变内政,积蓄国力,聚拢民心的艰难历程。

D. 秦王庭御医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B. 《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

C. 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

D.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②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 最快,最显著。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 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 用“倚”字,后来才写做“椅”。凳子最初借用“橙”字,后来才写做“凳”。桌子也是后来才有 的,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做“桌”。

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虽然汉语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 目也还是可观的。比较早的有葡萄、苜蓿、茉莉、苹果、菠菜等等,由现代科学和技术带来的 外来语就更多了,像化学元素的名称就有一大半是译音的新造字,此外像马达、引擎、逻辑等 等,都已经进入一般语汇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比如“坐”字,古代和现代 不完全一样: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 乞食于吴市”,坐行就是膝行,蒲服即匍匐;要是按现代的坐的姿势来理解,又是坐着又是走,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比 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又如“菜”,原来只指 蔬菜,后来连肉类也包括进去,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在饭店里叫菜,都是荤素全在内,这都是 词义扩大的例子。跟“菜”相反,“肉”原来指禽兽的肉,现在在大多数地区如果不加限制词 就专指猪肉,这是词义缩小的例子。

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可是 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词义也会弱化。比如“很”,原来就是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可是现在已经一点也 不狠了,例如“今天很冷”不一定比“今天冷”更冷些,除非“很”字说得特别重。又如“普 遍”,本来是无例外的意思,可是现在常听见说“很普遍”,也就是说例外不多,并不是毫无 例外。

(取材于吕叔湘先生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的变化涉及多个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语音因各地方言差异而变 化最快,最显著。

B. 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新词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而越来越多, 成为记录时代的符号。

C. 从古到今,词语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词义扩大、缩小、转 移、弱化等不同的变化。

D. 随着交往的不断增多,很多音译外来词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同时,中国词汇也会对其他 国家的语言产生影响。

2.下列给材料三拟定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汉字的演变

B. 魅力汉语

C. 汉字的前世今生

D. 语汇的演变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语汇随时代发展出现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李白的五言诗《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非常有名。全诗送别之情溢于言表,诗意简洁 明了而深厚永。其中“班马”一词,典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合十二国围齐,齐侯在平阴这个地方做抵御,登巫山观察晋师,晋师故意到处高树大旗,疏布人马,柴扬尘以示人马众多,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 师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 其遁。’”

从这段记述来看,晋师从两点来判断齐师已经遁逃:一是平阴城上有乌鸦,其声欢乐,因为已成空营,且有丢弃的食物可食;二是听到了“班马之声”,杜预解释:“夜遁,马不相见,故 鸣。班,别也。”也就是说,夜遁之时,有的马匹看不到同伴,发出离别的嘶鸣,这就是“班马 之声

北周庾信的《哀江南賦》用了《左传》这个典故,文云:“失群班马,迷轮乱辙。”说的就是 战马失群。最早将“班马”扩展到送别情境中的人是比李白早57年出生的李峤。他在《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中写道:“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别后青山外,相望白云中。”这里的“背枥嘶班马”和“萧萧班马鸣”景象相似,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 长鸣,亦若有离群之感。畜犹如此,人何以堪!可见,李白的“萧萧班马鸣”是前有所承的,并 不是受杜预误导而以讹传的罕见个案。

不仅如此,“班马之鸣”甚至孳生了“班声”一词。见于骆宾王的《代徐敬业传天下文》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今人李学颖集《吴梅村全集》卷十六《送同年江右朱遂 初宪副固原四首》诗中也有“清秋柳陌响朱轮,帐下班声到近臣”的诗句。

(取材于2017年7月《光明日报》王继如文章,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身后永(juàn)

B. 柴扬尘(zhuài)

C. 传讹(é)

D. 天下(xí)

2.下列对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记录时间的工具,“丙”是十天干之一,“寅”是十二地支之一。

B. “晦”指的是每个月的月末,“望”指的是每个月的初一,“朔”指的是每月十五。

C. 在古代的诗歌中,“断鸿”“杜鹃”“鹧鸪”巳经固化为带有特定内涵的诗词意象。

D. 古人指称他人时多用敬称。《送光禄刘主簿之洛》中“主簿”是官职,体现敬意。

3.下列送别诗句与李白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所表达情感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B.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一李颀《宋魏万之京》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王维《渭城曲》

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柳永《雨霖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