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大约11年前,在《今日美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大约11年前,在《今日美国》报上读到一篇写鲍勃迪伦①的报道,说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现在他又自己来写回忆录,自有一股从公众、媒体和评论界的过度诠释中还原、夺回自己隐藏在巨大名声之下的生命真实的倔强。

迪伦把书命名为《编年史》,也体现了文体上的追求,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迪伦如此解释他的自传文体:“就像把手上的纸牌在桌上摊开,我随意挑哪张就从哪张进去…… 这些纸牌之间未必有多少联系。”正是这种散乱扑克牌式的写法成就了一部散文杰作而不仅 仅是一本名人回忆录或者什么“历史见证”。

《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而不仅仅是音乐——价值和地位。迪伦的纽约青年时光令人想到海明威《流动的圣节》中写的巴黎青年时光,但有别于海明威淡淡的伤感,迪伦在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他天马行空的跳跃也让人想到亨利米勒;迪伦对人物的精妙刻画,还令人想到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

《编年史》让人再一次领略迪伦在他的歌词中已一再展示的修辞尤其是用喻的魅力,比如:“五十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后跌落到地板上。”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鲍勃迪伦的这些头衔早已写进教科书。然而这位老人平静地说:“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迪伦二十出头便能写出众多流传千古的好歌,人们惟有赞叹这是天才的奇迹,但迪伦却毫不隐瞒地披露自己的一个个学习对象,比如范容克、哈里巴里方蒂、麦克西格、保罗德莱顿等等,甚至是当年下等酒吧的无名卖艺者,他们中有的人早已被音乐史淡忘,但迪伦以 近乎赞美的方式让他们复活。迪伦谈论同道音乐家的方式让人一再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公正,诚实,开放。

人们习惯把迈尔斯戴维斯称作爵士变色龙,把大卫鲍伊称作摇滚变色龙,迪伦何尝不是一个民谣摇滚的变色龙?他提及布莱希特的歌谣写法给他的影响,以及布鲁斯天才罗伯特约翰森给他的启发,越到后来,迪伦越是变来变去,也有点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他一会唱得像个牙齿掉光的布鲁斯疯子,一会又像约翰尼卡什那样字正腔圆地唱起乡村歌曲,甚至偶尔会唱得像个凶巴巴的朋克。

迪伦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音乐家而已。”“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迪伦坦言:“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后世的愤青很容易批评迪伦守旧。但问题是迪伦从来都更迷恋于历史,以发现“历史的样板”和“人性的全部复杂性”而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我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他初到纽约曾经在图书馆从微缩胶卷上阅读1855 年到1865 年间的报纸。

一个愤青也很容易痛感迪伦往往立场不明,他隐喻叠出、话中有话、模棱两可的歌词也令那些把他视为预言家的人找不着北。然而这就是迪伦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我也不希望它留在我的家里。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笑话。真相不过如此。我打算模棱两可地说话,你从中听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迪伦说,“当我开始说教的时候,我便成为自己的敌人。”

迪伦回忆录的最后一段给人很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选自《当代》2016 年 10 月 13 日,有删节)

注:①美国民谣艺术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迪伦拒 绝这些标签式的荣誉。他说自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只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 而已。

B. 迪伦的文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因为他在文学风格上博采众长,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和伍迪·格思里等文学大师。

C. 迪伦拒读别人写的他的传记,现在又自己来写回忆录,因为在他看来,他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和过度诠释,只有他自己,才能还原和夺回属于自己的生命真实。

D. 迪伦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

E. 迪伦是一个民谣摇滚“变色龙”,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迪伦音乐上的多变风格,他擅长从前辈大师身上学习,把他们的音乐特质融进自己的演唱,以此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

2.自传回忆录《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编年史》体现出的文学魅力。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鲍勃·迪伦的性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迪伦坦言:“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AC 2.①《编年史》这个命名体现了他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的文体追求,成就其为散文杰 作;②迪伦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思维跳跃天马行空,人物刻画精妙;③迪伦的用喻独具魅力。 3.①倔强真实、不慕名利。他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拒绝别人对他的过度赞誉,反复强调自 己只是一个民谣音乐家,不是别的任何身份;②公正开放、诚实好学。向同道音乐家学习,公正认 可他们的才华, 引领人们去发现民谣的宝藏;③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无论是写作还是音乐都博采 众长,力求变化。④迷恋历史、冷静客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⑤蔑视权威、尊重真理。他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不妄谈,不说教。 4.结合文本分析:①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就是拒绝别人对他的标签式过度诠释,他用自传的方式还原夺回自己的生命真实。②迪伦拒绝“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 60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等写进教科书的头衔,他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 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而已。”“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我从来 都只是我自己。③迪伦从来都只做真实的自己,他的守旧和他的立场不明都让人费解,但这正是迪 伦的与众不同与可贵之处。 联系现实评价:①现实中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定义和评价里,恨不得身上的头衔越多越好。能 够做到像迪伦一样义正言辞地拒绝溢美之词的人少之又少,迪伦的这种淡名薄利着实难能可贵。② 迪伦这种不虚名、不膨胀只做真实自己的品质令人钦佩,他开放宽容的胸襟非一般人可企及。所以他坚持自己的守旧和模棱两可,他绝不妄谈真相,不轻易说教,比现实中那些自以为是、主观臆断、 妄称真理者和真相掌握者高明得多,这才是真正的灵魂艺术者。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鲍勃•迪伦并没有真正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等文学大师,只是作品里有他们的影响和影子。D项“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错,原文只说“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E项原文只说“有点”存心。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概括《编年史》体现出的文学魅力,主要内容集中在文本第二三节,《编年史》这个命名体现了他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的文体追求,成就其为散文杰作;迪伦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人物刻画精妙等。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传主的人物性格特征。鲍勃•迪伦的性格特征,倔强真实、不慕名利;公正开放、诚实好学;打破常规、勇于尝试;迷恋历史、冷静客观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高洁美好的品格。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橫矛吟诗的情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两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1.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C.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2.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B.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

C.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D.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B.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C.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D.“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作文。

古人尚且“吾日三省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扳动桌椅发出本可以避免的声响,这些行动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请以“反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1844年秋到1847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中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 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 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

2.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二段中提及“又一次”。

3.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历史,正如媒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选自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1.根据文章,指出“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哪些人?

2.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请结合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