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4月1日来电)日前,中共中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4月1日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摘编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

材料二:

“北京有很多非首都功能,但也没有说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邬贺铨说,不会强迫哪个企业一定要搬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水环境问题特别受重视。水量以及泄洪时对下游的影响、上游河道水域质量等问题,都有专家进行专门的论证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曾澄清:“雄安不是首都副中心,就是新区。”

“我们这里暂时还叫‘安新县’,之后怎么办,我们也在等国家规划。”河北省安新县精神文明办主任张胜伟坐在临时充当接待室的宾馆标间里,疲惫地望着三天里他接待的将近第20拨记者。“来的都问同样的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

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4月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最终划定雄安新区,而非保定市区,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环境。

“保定人口较密集。雄安新区围绕白洋淀周边开发强度不大,除三个县城以外,还有很多人口稀少的地方,动迁问题相对也少很多。”邬贺铨说。

总体规划尚未出来。一位专委会成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月他看到征询意见中的新区规划,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

(摘编自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等用语传达了本消息的重要程度。

B. 雄安新区的名称源于河北省的雄县、安新县,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涵盖了京津冀区域的腹地。

C. 材料一从发展区域面积的角度介绍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分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和远期控制区三个开发阶段。

D. 雄安新区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其规划建设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为新闻报道,核心信息均为围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然而两者的语言风格有着一定的差异。

B. 材料二通过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的解释和描述,主要谈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些情况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C. 从新闻的权威性来看,第一则消息具有最高权威性,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是由中国的国家新闻社——新华社发布的。

D. 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立在保定,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最终划定在雄安新区,主要考虑到了资源环境的问题。

E. 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并非意味着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1.B 2.BD 3.目标:①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绿色发展);②构建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坚持生态优先) 措施:①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都要高;②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表述错误。本选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表述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两者不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 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 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起苏州,说明所写之景、之人,乃是回忆,此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 “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又寓意永恒。

2.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历来比较一致,大多赞成唐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入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样的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

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 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 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刘兄的做法“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

A. 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 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 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D. 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3.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 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 刘兄有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他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D. 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查看答案

以“那一片亮光”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前段时间,纪念内地恢复高考40周年相关活动广受社会关注。你有怎样一些与高考相关的记忆?你又会怎样去介绍高考?或者,你对高考又有怎样的期待或评价?

请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冬 日 絮 语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在年前便感到岁月一天天变少,直到残剩无多!而一过了年,仿佛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感觉真的大有可为了。

如果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在日历上,还是在行走于窗前的阳光里?

窗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玻璃上的冰雪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我忽然对老人这个称谓产生了敬意。大概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样的明彻,才能有如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真的,那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阳光照进并充满香棒的每一片叶子和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是不是可以说,任何事物的出现,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骗子无法骗走的,正是人们内心那无比珍贵的单纯。以此而言,老人是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着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闪光的琴音。仿佛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想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取材于冯骥才同名作品)

【注】①香棒,又名海芋、滴水观音,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大草本植物。②鲁宾斯坦,二十世纪著名钢琴演奏家。

1.结合文意,理解“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中“明亮”的含意。

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2)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

3.文中写“最令人莫解”的冬日天空,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或效果?

4.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哪些感悟?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