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 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 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D. 他夏天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夏安”;给侄儿写信征求意见,他说“此事望你钧裁”。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得体的把握,B项“匹夫”为谦辞,指普通人,用在别人身上不合适;C项“惠存”是敬辞,是“请对方保存”的意思,用在自己身上不当;D项“钧裁”是敬辞,“对尊长或上级裁决的敬称”,用在后辈侄儿身上不合适。敬谦词的把握需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去积累,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运用,记忆时可以根据一些口诀来记,也可以成对地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B. 陆蠡的散文“得到了读书届的重视”(巴金语),《囚绿记》更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的缘故。

C. 《离骚》中,屈原为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D. 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髙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晋升的阶梯,因此,他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知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个现代都市里,很多文学膜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陌生的异乡,蜗居在亭子间,试图一展身手。

②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在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③或许只有加强内部的政治团结,才是欧洲走出经济泥淖的终南捷径

④我的同桌以前是—个性格内向的人,自从老师找他谈话之后,他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⑤老皇帝病危,皇太子之间勾心斗角,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帝业不绝如缕

⑥教师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课时就会感觉苦不堪言,正襟危坐,只盼着快点下课结束煎熬,甚至以后一上这门课就头疼。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黜,也曾因采摘白芷而被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及自安心态。

(8)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韩揆之江西

李冶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注】①西江,一作“江西”。长江在武昌一段称为西江。②湓城:在今江西,是韩揆要去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首联中“别恨”一词为全诗的诗眼,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首联与《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样,都运用了以乐录写哀情的手法。

C. 颔联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的孤舟远去,思绪万千。

D. 颈联写诗人因江水不能到友人那里,故给友人的书信也变少的现状。

E. 尾联写诗人感慨于大雁能年年往来,但自己与友人却不能见面。

2.本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登泰山记

姚  鼐

泰山之,汶水西流;其,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B.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C.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D.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 城郭: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 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 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 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 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 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