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②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②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又名木莲。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长途跋涉赶到柳州,为了一睹海天相连的辽阔景象,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城楼。

B. 颔联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使诗人战栗惊悸,景中含情。

C. 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这与屈原的«离骚»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D. “岭树”句仰观重岭密林,“江流”句俯察江水曲折,这里写作者近处所见,真切细致。

E. “共来”两句既与首句“大荒”照应,又统摄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传出“寄”字神韵。

2.请从“愁思”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AD 2.①仕途失意之愁;②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③远离故土,身居异乡,思念家人之愁。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A项,诗意理解错误,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D项,“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应为远处景象。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犹自音书滞一乡”,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明允哀辞(节选)

曾 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院,不至,特用为秘书省校书郎。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于是三人者尤见于当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有集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者一百卷,更定«谥法»二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B. 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C. 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D. 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

B.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C. 擢,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 戊申,文中是四月的某一天,这是用干支相匹配来记录日序的一种方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洵勤于治学,大器晚成。他求学受挫后烧掉旧稿,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达五六年,终成名家,其文学造诣颇受作者赞誉。

B. 苏洵文才卓异,闻名于世。他的文章得到欧阳修的推崇,并献给皇上。他和两个儿子的文章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学士大夫们都收藏他们的文章。

C. 苏洵有志功名,恪尽职守。早年被官府召去应试舍人,因政绩显著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主薄,潜心编纂太常礼书,成果斐然。

D. 苏洵长于议论,见解独到。他对于古今治乱兴废、值得赞扬或者批评的事件常常有所感触就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景泰蓝的制作

叶圣陶

①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下。

②景泰蓝拿红铜做胎,为的红铜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一个比较大的花瓶的胎分作几截,大概瓶口、瓶颈的部分一截,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瓶腹以下又是一截。每一截原来都是一张红铜片。把红铜片圈起来,两边重叠,用铁椎尽打,两边就接合起来了。要圆筒的哪一部分扩大,就打哪一部分,直到符合设计的意图为止。于是让三截接合起来,成为整个的花瓶。

③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④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⑤刚才说铜丝是蘸了白芨浆粘在铜胎上的,白芨浆虽然稠,却经不住烧,用火一烧就成了灰,铜丝就全都落下来了,所以还得焊。先在沾满了铜丝的铜胎上喷水,然后拿银粉、铜粉、硼砂三种东西拌和,均匀地筛在上边,放到火里一烧,白芨成了灰,铜丝就牢牢地焊在铜胎上了。

⑥随后就是放到稀硫酸里煮一下,再用清水洗。洗过以后,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脏东西都去掉了,涂上的色料才可以紧贴着红铜,制成品才可以结实。

⑦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⑧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点蓝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着色料,填到铜丝界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里。大概是熟极了的缘故,不用看什么图样,自然知道哪个格子里该填哪种色料。湿的色料填在格子里,比铜丝高一些。整个表面填满了,等它干燥以后,就拿去烧。一烧就低了下去,于是再填,原来红色的地方还是填红色料,原来绿色的地方还是填绿色料。要填到第三回,烧过以后,色料才跟铜丝差不多高低。

⑨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烧蓝工人把涂好色料的铜胎放在铁架子上,拿着铁架子的弯柄,小心地把它送到炉膛里去。只要几分钟工夫,提起铁架子来,就看见铜胎全体通红,红得发亮,像烧得正旺的煤。可是不大工夫红亮就退了,涂上的色料渐渐显出它的本色,红是红绿是绿的。

⑩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先用金刚砂石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平整。所谓平整,一是铜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高高洼洼。磨过以后又烧一回,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润。椴木木质匀净,用它的炭来水磨,成品的表面不起丝毫纹路,越磨越显得鲜明光滑。旁的木炭都不成。

椴木炭磨过,看来晶莹灿烂,没有一点儿缺憾,成一件精制品了,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金镀在全部铜丝上,方法用电镀。镀了金,铜丝就不会生锈了。

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转轮由马达带动的皮带转动,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可是拿着蘸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那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

(选自叶圣陶《小记十篇》,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泰蓝用红铜做胎,是因为红铜富于延展性,易被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也便于接合。

B. 景泰蓝这种制品最早产生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因而后人就命名它叫景泰蓝。

C. 景泰蓝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文章也按这个顺序说明的。

D. 景泰蓝的制作绝大部分工作是手工,只有打磨时用得着马达,也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②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以“比较大的花瓶”为例,介绍了“设计”“尽打”“接合”等制胎步骤。

B. 第③段先给“掐丝”下定义,后把“掐丝”比作“粘一棵柳树”来说明掐丝的步骤“剪”“蘸”和“粘”。

C. 第④段拿景泰蓝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作比较,突出其制作的“细密”及其价格昂贵的原因。

D. 第⑧段介绍涂色料的工作,填色是重点,所以,从色料到填涂写的详细,并使用口语,使人容易明白。

E. 文章突出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的特点,反映出作者对这种传统工艺不能与时俱进的遗憾之情。

3.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团圆

鲁 迅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里。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第三次抓出栅栏门的时候,便是举人老爷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了。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许多长衫和短衫人物,忽然给他穿上一件洋布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很气苦:因为这很像是带孝,而带孝是晦气的。然而同时他的两手反缚了,同时又被一直抓出衙门外去了。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

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他就要被处决了,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苦楚,文中多次出现的“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便是其表现。

B. 作者着力刻画阿Q画圆圈时的心理活动和一系列言行,旨在运用场面描写揭示他的精神麻木与愚昧,以及他对自己罪行的忏悔。

C. 人丛中的吴妈并未关注囚车中的阿Q,“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可见吴妈也是一位麻木而缺乏同情心的看客。

D. 阿Q死后,举人老爷、赵府的反应和未庄、城里的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狼”的含意。

3.小说这一章为什么命名为“大团圆”?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 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 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 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提出要提高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的观点,在第②③段则着重论述了怎样提高解读新闻能力的问题。

B. 第④段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不仅论述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其表现。

C. 第⑤段在前一段基础上继续论证受众寻求真相的意愿,着眼于剖析真相与常识的关系,提出对常识保持警惕的忠告。

D. 第⑥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关于受众能力和意愿的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的状况。

B. 受众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应该考虑报道来源、内容完整性、事件证据,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发布者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C. 如果受众对新闻具有辨别能力,同时又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那么就可以净化新闻环境,保障新闻业良性发展。

D. 当今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比解读新闻和追求真相更紧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辽宁某女士在路上拾得一钱包,经当地民警联系与沟通,第二天将钱包归还失主。之后民警给她发短信说:某女士,以后捡到他人物品,请交给警察或工作人员。对方回复:“这个不用你教育我,我捡到的东西,我给他是人情,不给是我做人的本分,我没偷没抢,我没有触犯到任何法律。现在的水太深,我没有办法相信你们。”

请从“教育”“人情”“本分”“法律”“相信”这五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就上述事件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