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 风景这边独好,春节长假来此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不绝如缕

C. 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 著名演员陈道明睿智而沉着,既有一介书生的儒雅书卷气,又有“王侯将相”的英雄霸气,他的风度让观众侧目而视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A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B项,“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而未断。多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声音微弱。这里应是指游人多,应为“络绎不绝”。 C项,“遍体鳞伤”就是“全身”受伤,与“全身”语意重复。 D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含贬义。句中说的是陈道明的风度,感情色彩不当,与语境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大约11年前,在《今日美国》报上读到一篇写鲍勃迪伦①的报道,说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现在他又自己来写回忆录,自有一股从公众、媒体和评论界的过度诠释中还原、夺回自己隐藏在巨大名声之下的生命真实的倔强。

迪伦把书命名为《编年史》,也体现了文体上的追求,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迪伦如此解释他的自传文体:“就像把手上的纸牌在桌上摊开,我随意挑哪张就从哪张进去…… 这些纸牌之间未必有多少联系。”正是这种散乱扑克牌式的写法成就了一部散文杰作而不仅 仅是一本名人回忆录或者什么“历史见证”。

《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而不仅仅是音乐——价值和地位。迪伦的纽约青年时光令人想到海明威《流动的圣节》中写的巴黎青年时光,但有别于海明威淡淡的伤感,迪伦在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他天马行空的跳跃也让人想到亨利米勒;迪伦对人物的精妙刻画,还令人想到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

《编年史》让人再一次领略迪伦在他的歌词中已一再展示的修辞尤其是用喻的魅力,比如:“五十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后跌落到地板上。”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鲍勃迪伦的这些头衔早已写进教科书。然而这位老人平静地说:“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迪伦二十出头便能写出众多流传千古的好歌,人们惟有赞叹这是天才的奇迹,但迪伦却毫不隐瞒地披露自己的一个个学习对象,比如范容克、哈里巴里方蒂、麦克西格、保罗德莱顿等等,甚至是当年下等酒吧的无名卖艺者,他们中有的人早已被音乐史淡忘,但迪伦以 近乎赞美的方式让他们复活。迪伦谈论同道音乐家的方式让人一再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公正,诚实,开放。

人们习惯把迈尔斯戴维斯称作爵士变色龙,把大卫鲍伊称作摇滚变色龙,迪伦何尝不是一个民谣摇滚的变色龙?他提及布莱希特的歌谣写法给他的影响,以及布鲁斯天才罗伯特约翰森给他的启发,越到后来,迪伦越是变来变去,也有点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他一会唱得像个牙齿掉光的布鲁斯疯子,一会又像约翰尼卡什那样字正腔圆地唱起乡村歌曲,甚至偶尔会唱得像个凶巴巴的朋克。

迪伦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音乐家而已。”“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迪伦坦言:“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后世的愤青很容易批评迪伦守旧。但问题是迪伦从来都更迷恋于历史,以发现“历史的样板”和“人性的全部复杂性”而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我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他初到纽约曾经在图书馆从微缩胶卷上阅读1855 年到1865 年间的报纸。

一个愤青也很容易痛感迪伦往往立场不明,他隐喻叠出、话中有话、模棱两可的歌词也令那些把他视为预言家的人找不着北。然而这就是迪伦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我也不希望它留在我的家里。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笑话。真相不过如此。我打算模棱两可地说话,你从中听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迪伦说,“当我开始说教的时候,我便成为自己的敌人。”

迪伦回忆录的最后一段给人很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选自《当代》2016 年 10 月 13 日,有删节)

注:①美国民谣艺术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迪伦拒 绝这些标签式的荣誉。他说自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只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 而已。

B. 迪伦的文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因为他在文学风格上博采众长,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和伍迪·格思里等文学大师。

C. 迪伦拒读别人写的他的传记,现在又自己来写回忆录,因为在他看来,他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和过度诠释,只有他自己,才能还原和夺回属于自己的生命真实。

D. 迪伦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

E. 迪伦是一个民谣摇滚“变色龙”,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迪伦音乐上的多变风格,他擅长从前辈大师身上学习,把他们的音乐特质融进自己的演唱,以此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

2.自传回忆录《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编年史》体现出的文学魅力。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鲍勃·迪伦的性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迪伦坦言:“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高洁美好的品格。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橫矛吟诗的情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两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1.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C.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2.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B.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

C.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D.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B.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C.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D.“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智慧与愚蠢的区别,_____________。其实,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更接近于聪明和糊涂,而不是有知与无知的区别。聪明和糊涂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 。没有知识只是无知,无知可以通过获取知识来改变。但是,即使有知识,如果不明事理,那么积累再多的专门知识,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