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16字以内。 近日。河北邱县宣传部工作...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16字以内。

近日。河北邱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中,在孙登选老人家中,发现一道明万历年间的圣旨。该圣旨距今已有410多年,整体长度达360余厘米,保存大致完好,非常罕见。该圣旨原件为青黄两色绢本,通体有织锦云纹,两头无轴,略有破损,但字迹清晰可辨。圣旨前端为青色绢布,上有银色双龙围绕“奉天诰命”四字。

正文内容大意为皇帝感激这位名叫孙维城的官员及其家人为国尽心尽力,赞扬孙维城为国事日夜操劳,表扬其成绩显著,敕封其为山西布政使。文中列举出孙维城历经十三任官职。颁旨时间为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圣旨全文700余字,字体为风格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圣旨整篇布局工整严谨,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圣旨中段及末端均盖有皇家“制诰之宝”和“广运之宝”的方形印章。

 

河北邱县近日发现罕见明代圣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时新闻中的人、时、地、事(包括经过和结果)、原因是主要信息,不能丢掉。主要在导语里提取。根据“近日。河北邱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中,在孙登选老人家中,发现一道明万历年间的圣旨。”这句话进行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给当的一组是

三思而后行是很多人都推崇的,意思是遇事要多多思考,然后才可以做出决定。①  ,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②  凡事都“三思而后行”的话,就③  会错过最佳的机会。要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时候,当你想出好的办法时,别人④  在尝试中成功了。⑤  ,遇事要勇于做决定,⑥  要大胆尝试。

 

A

但是

假如

一定

或许

虽然

B

不过

因为

也许

已经

因此

C

可是

如果

可能

已经

所以

并且

D

而且

如果

还是

可能

不仅

而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李老师题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B. 尊敬他人是品性,也是一种态度。人与人交往,敬意是少不得的,即使是夫妻两人之间,很多时候也需要相敬如宾

C. 在企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作为公司高层领导。他们决定从下月起,首当其冲发放职工工资,领导们的工资最后发放。

D. 落日余晖中,我们拾级而上,登上这座临江的历史名楼,凭窗远眺,晚霞尽染,大雁南飞,江边的景物历历在目。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无误的一组是

A. (yì))        飘(pó)        不假思索        锋芒毕露

B. 年(yì)        胆(qiè)        旁稽博采        义愤填膺

C. (mí)谤        解(pōu)        无动于衷        不言面谕

D. (juǎn)缩    临(1ì)        坚忍不拔        短小精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________。”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固如一死生为虚诞,_____”这两句暗含着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希望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朝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寒山”句写山中秋景。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B. “倚仗”句写的是诗人的形象。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安闲与无聊。

C. “渡头”句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开,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放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别其匠心。

D. “复值”句刻画裴迪的狂士形象。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

E.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 “城上孤烟”很明显是作者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依依墟里烟”一句,虽然意象相同,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