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⑤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交互。
B.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厥:同“其”,相当于“他们的”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决定。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夹叙夹议的文字流溢着丰富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激愤,对六国“为积威之所劫”的警告。
B. 文中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句式也整饬有度,富有节奏感、感染力。
C. 作者幵篇亮出观点,接着,指出了贿赂的危害,然后,作者通过设问再进一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从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揭示出写作意图。
D.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3.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4.阅读文章第④段,概括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
下列古诗文与苏东坡没有关系的一句是
A.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B.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C.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根据提供的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 。 ▲ , ▲ 。 ▲ , ▲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①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
②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③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④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⑤味道不能写只能闻
A. ⑤②③①④ B. ⑤④②①③ C. ③④①⑤② D. ③⑤④①②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B.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釆的,是瞌睡人的眼。
C.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
D. 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的眉毛。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 ▲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传统,我们祖先有个 ▲ 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3)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了一类: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 ▲ ,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A. 内涵 积重难返 栩栩如生
B. 内涵 根深蒂固 惟妙惟肖
C. 内含 积重难返 惟妙惟肖
D. 内含 根深蒂固 栩栩如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依据《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90后”小孙在2016年11月将当地政府告上法院,认为后者治霾不作为,未严格履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定职责,并请求判令后者赔偿其购买口罩相关费用32元。因霾状告政府,小孙并不是第一人,2014年李先生曾因霾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被称为“雾霾第一案”。关于为什么“喊第一嗓子”,他曾如是说,“我是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借此诉讼行为,欲推动全社会对雾霾防治有一个新认识,并进行有效的治理。”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