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珍惜自己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总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实’,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孩子惊奇地发现,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且价钱越出越高。第三天,在黄金市场上,石头的价钱高了10倍。最后,当石头被拿到宝石市场上时,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后来,院长是这样说的:“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怜惜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然而,没有真材实料毕竟是不行的。一块石头,无论再怎么珍惜,价钱再怎么上涨,也不过仍然是一块石头,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什么。但若是把珍惜化作动力,去细心地打磨这石头,那么,纵使它并不是什么宝石美玉,但总会有其独特之处,它也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同。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世界会认同你的价值。 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才智,但请别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不如别人;也许佻的努力尚未被人们发现或认可,但请勇敢伸出你的双手,为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也许人生的路途艰难险阻,布满荆刺,但请昂首挺胸,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世上至少还有你在珍惜着自己。 【解析】试题分析: [思维导引] 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据此可以立意。 [立意参考] 1.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2.生命的价值。 3.珍视生命,珍惜自己。 4.珍视自己,你就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                       ,长余佩之陆离。

(2)                       ,开国何茫然。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6)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7)                       ,善假于物也。

(8)                       ,渺沧海之一粟。

(9)                       ,言笑晏晏。

(1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查看答案

对比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B. 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等到

C. 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

D.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应当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以地事秦”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

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 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C. 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

D. 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