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人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人说,最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装满了标准答案。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拥有高贵的灵魂 我们使用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以至于在家庭,职场,友人间,乃至报纸,电视上的常会话里,无法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性与道德性资质。而且,当我们无法以语言表达时,甚至就干脆不理会他。为了恢复这个失落的能力,我们必须减缓步调,再度换回古老的语言。 我们来试着分析。我们可使用“高贵的灵魂”之类的古老名词来形容一个人。但这个词还可以用吗?今日还有灵魂高贵的人吗?我们先找出这种人,区别他与心灵卑贱的人有何不同,并将两者差异描写出来. 拥有高贵的灵魂的人不会躲在自己的世界,他内在的活力与宽厚的心胸,让他不会只在乎自己与自己的利害,他会想到别人,关心别人的需求。他是个宽容大量的人。但是,除此之外,灵魂高贵的人应该还具备其他的条件。 有些人虽然善良而正直,精神层面上却有其限制。他们深信自己的政党最好,自己的宗教最好,总是想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因此无法超越自己的片面观点。 相反的,有些人生性宽容,心胸开阔,可从自己的世界理解别人的观点,甚至报着将心比心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观点。灵魂高贵的人不会高估自己,他很谦虚,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心灵卑贱,贫乏的人只看到自己的目的,把对自己有利的事物,与公平正义混在一起。如果有谁妨碍它满足欲望,他就憎恨中伤那个人,并对那个人做出不正当的事。高贵的灵魂虽然努力达成目的,却不会憎恨对手。相反地,他尊重对手,承认对手的价值与尊严。竞争结束,他忘记愤怒,不让复仇的念头存在心中,并原谅一切。 高傲与尊贵经常被混为一谈。所谓高傲,是指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上。所谓尊贵,是指知道某种天性有价值,并且了解必须固守不移。尊贵的人不会做出卑劣的行为,也无法忍受别人被迫作卑劣的行为或遭受侮辱。 灵魂高贵的人向周遭寻求自由的人,清楚地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并虚心倾听他们的不同意见与抱怨。它刺激说服引导其他人,并建立共识,是关系保持下去。他在周遭营造信赖的气氛,没有人擦划阴谋诡计,任何事的规矩都很明显,因为它会率先遵守。她知道要斥责态度恶劣的人,奖励表现优异的人。要确实做好这些事,必须具有训练和纪律。这种训练和规律能显示其内心的平衡与调和。 灵魂高贵的人,即使孤独,精神上也拥有勇气,信念和不被诱惑的力量,以抵抗逆境和挫折。我们会自问,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或者只是没有耻辱,不知畏惧的骑士神话?值得庆幸的是,实际上这种人是存在的,而且在社会上的所有阶级都看得到。即使在权力竞逐上的上层社会也看得到。我们得以过舒适的生活,也是拜他们之赐。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弄清楚这两句话的含义。“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表好看的人多不胜数,然而真正有内涵有思想的人却是不多。强调人要有思想、有内涵。“最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装满了标准答案”这句话的侧重点在后一句,重点是对“标准答案”的理解,“标准答案”可指别人的意见、思想等,也可理解为只坚持一种固有观点,思想僵化。“满脑子装满了标准答案”指的是满脑子都是别人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从而强调“不要满脑子装满了标准答案”要有自己的思想。这句话强调,标准答案(别人的意见、思想等)只能用作参考,学会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两句话放在一起,综合理解,就是强调人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看法的重要性。考生在写作时,可围绕其中一句话的含义进行作文,也可以综合两句话的含义进行作文,重点在于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立意为:内涵比外表重要,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要敢于否定标准答案,学会自己思考,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多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1.阅读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处事原则。

2.请简要评价孔子的“以直报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____,张旭的“山光物态弄春辉”,一个“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活跃的情态,请你再写出一个含“弄”字的古诗句______

2.两首诗的抒情方法各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大慧寺记

刘大櫆

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环城之四野,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询之,皆阉人之葬地出。阉人既卜葬开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使浮屠者居之,以为其守冢之人。而其内又必请中朝之贵人,自公辅以上有当世者为文,而刻石以记之。

出西直门过高粱之桥,西北行三里许,其地为宛平香山之畏吾村,有寺曰大慧。自远瞻之,高出松栝之表,其中堂有大佛,长五丈余,土人亦呼为“大佛寺”云,盖明正德中,司礼太监张雄之所建也。寺后积土成,累石为山,山阜之峻,下视平地数仞。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山石嵌空玲珑,登其石罅以望远,内见外,外不知有内。寺左建佑圣观,而于土阜高平之处建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为文,立石祠门之外。盖当是时,世宗方尚道术,阉人惧其寺之一旦毁为道院也。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寺之西,坟壤累累,而石人石兽,巍然夹待于前,大抵雄族亲之冢也。

夫使中朝之贵人为文,固若挟之以不得不作之势;而彼贵人者,亦逆俯首下气,承之以不敢不作之心。天下未有不相知而可以挟之使必然者,原其初,必自中朝之贵人与宦寺有相知之旧。夫以中朝之贵人而与宦寺有相知之旧,则彼其所以为贵人者,未必不出于宦寺之推引。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彼推引不出于宦寺而甚良宦寺,则是惟恐宦寺之能为祸福于我,此孔子所谓患得而患失也。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选自清代刘大櫆《海峰先生文集》)

【注】①浮屠:指僧人。②李东阳:明朝诗人,至吏吏部尚书。宦官刘谨专权时,李依附周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视平地数仞                 殆:大概

B. 自公辅以上有当世者为文       名:名望

C. 寺后积土成                   阜:小山

D. 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   舆致:车载而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其内又必请中朝之贵人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

B. 此孔子所谓患得而患失也    夫晋,何厌

C. 为人臣患得患失    东犬西吠,客逾庖

D. 其归且将无所不至    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慧寺位于宛平香山的畏吾村,被本地人称为“大佛寺”,是明正德年间皇帝督促司礼太监张雄建造的。

B. 大慧寺的西面,有许多墓冢,高大雄伟,石人石兽传立在坟前,大都是司礼太监张雄族亲的坟墓。

C. 文章借大慧寺的兴建,通过明大学士李东阳被太监所挟撰写碑文一事,来讥讽官场上的患得患失,阿附权势。

D. 文章后两段,作者分析了中朝贵人与宦寺之间互相依附的关系,指出为人臣者低首下气的原因,笔力遒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

(2)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

5.用“/”给文章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

(2)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3.简析作者详写木心手稿的意图。

4.赏析“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