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

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 文中大量引用前人的诗句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典雅隽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 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故土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 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E. 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2.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CD 2.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文化底蕴的挖掘(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3.①“杏花春雨江南”描写了江南景象,有一种柔婉之美;②江南是故乡和心灵家园,它代表着诗意的生活,心灵的柔情和思念;③人生多苦难,当我们远离故乡,光阴远逝,美好的东西难以追寻时,“杏花春雨江南”会引发我们的伤感。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考核手法,AD考核情节,CE考核情感,其中C项,“着力描写”“表达作者对故土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有误;D项,“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说法有误,是间接描写。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首先从手法上看文章写“白马秋风塞上”和“杏花春雨江南”形成对比,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又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从结构上看,下文写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文化底蕴的挖掘,此情节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童庆炳

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不过,文学经典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永久地成为经典,而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在文学经典被建构的时候,意识形态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我们不能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动、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作家、作品的状况无关。实际上,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如果一部完全没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感情,真的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即使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如何“操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反之,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清代产生的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如《平山冷燕》《玉娇梨》等,这些作品并没有成为经典,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李煜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与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并无密切的联系,李泽厚认为:“作者李煜怀着一种悔罪的心情企望着出世的‘彻悟’和‘解脱',但同时却又恋恋不舍,不能忘情于世间的欢乐与幸福,作者痛苦、烦恼、悔恨,而完全没有出路。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带有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此言得之。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虽有意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曹雪芹。由于《红楼梦》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它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

总之,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对于文学经典建建构的巨大作用,但那种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决定一切的观点,由于忽略了作品内部要素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不可取的。

(节选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经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被建构的过程中。而意识形态就是影响文学经典建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B. 除了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作品内部要素也就是艺术价值和言说空间对文学经典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C. 不能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往往缺乏艺术水准和价值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也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D. 相比于清代的一些才子佳人小说没有成为经典而《红楼梦》被建构为经典这证明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的建构不是决定性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品艺术价值除了艺术水准和引起共鸣等之外还包括考虑某些作品是否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

B. 李煜的词被列入文学经典主要得益于词作触及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与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并无关系。

C. 文学作品本身思想意义是否开阔可供挖据的东西是否深厚这也是影响文学经典建构的作品内部因素。

D. 《红楼梦》具有广阔的言说空间即使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其进行不同的解释也难以影响其经典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从文本节选的论述逻辑看除了作品内部要素外应当还有作品外部要素。

B. 李煜作品中出现痛苦、烦恼、悔恨等个人情感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

C.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红楼梦》”等现象的出现证明了文学经典在思想意义的开阔性以及意蕴的丰厚性。

D. 从全文看在文学经典被建构的过程中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比文化权力与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为重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摄影家决定给一棵100多米高的红杉树拍照。因为是在森林中,从远处只能拍到一个树冠,而靠近拍摄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广角镜头。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们决定先分段拍摄,然后剪接合成。但这又有很大难度,要寻找一个支点,架设可升降的拍摄点,还要把相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又必须遥控快门。同时,还得让四个人分层站在树枝上,以衬托这棵树的高度。不知道用了多少天,来回跑了多少路,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他们终于拍摄成功,剪接也天衣无缝。后来,并没有听说这照片获了什么奖,好像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提起这事他们仍然兴高采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进入春季后,天气日渐转暖,人们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种现象叫春困。冬天,人体受到低温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_____,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发,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_____,人体毛孔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加上温暖气温的刺激,会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_____

 

查看答案

典例(2017·课标全国卷III)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

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

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A.⑤①③②⑥④    B.①③②⑥⑤④    C.⑤④①③②⑥    D.①④⑤③②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