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过 岭①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过  岭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悲伤痛苦。

B.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 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BC 2.以动衬静,尾联描写了山鸡惊起、落雨纷纷的画面,以动衬静,表现出了山间的宁静;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尾联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毛毛细雨荡涤苏子人生的抑郁,山间静谧给予诗人心灵的安宁,表现了诗人乐观与旷达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一勺’突出了‘甘’之少,……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有误,从诗中来看,“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甘”意思是“甘甜”,此处用“一勺”突出“甘”之难得,“甘”之甜美,“又”,又试一勺甘,谓重饮此水,意即重到此地,体现惊喜之情,诗歌首联揭示的不是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而是表达七年被贬,终于北归的喜悦之情。D项,“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有误,从诗中来看,“谁遣山鸡忽惊起”,“山鸡惊起”是动,是声,“忽”说明“山鸡惊起”之突然,这一句诗是典型的以声衬静,借助山鸡惊起来表现山间的宁静,并不是表现自然的勃勃生机。E项,“全诗语言……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富有激情磅礴之美”有误,这是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分析有误;所谓“瑰丽雄奇”,是指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而诗中所写的景物是清新自然的,可见此诗的语言风格并非瑰丽雄奇;而且“生”“鸣”“绕”“滴”这几个动词也不是增添了激情磅礴之美。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这是针对诗歌尾联设题,是考查技巧,且是“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这两句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让半个岩壁的花儿和毛毛细雨一起纷纷落下”,这两句写景,主要写了山鸡、花、雨,作为诗歌的尾联,这种结尾的方式叫“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山鸡”是惊起的,花和雨是落下的,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不但有形象,还有声音,而诗人此时是“过岭”,而且颈联中写到“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这是一个“空涧”,且是在山中,周围的环境应是安静的,那为何会写“山鸡惊起”“花雨落”呢?其目的是以动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注释中写到“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诗人以66岁高龄、以一贬再贬之身路经此处,捕捉到的却是这样清新的画面,体现出诗人乐观与旷达的心胸。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尾联常用的技巧,一般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使用典故、卒章显志、虚写(或想象)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如尾联写景,一般从以景结情的角度分析,如无景,且有情感词,一般从直抒胸臆的角度分析,如注释对尾联做出解释,要考虑用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长,辩赡      赡:丰富

B. 使人耽之若是    耽:沉迷

C. 辄作数日恶。    恶:坏事

D. 亦不复之。    征:征召

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B.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C.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D.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长大后为世人所重。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阮裕也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

B. 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 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D. 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东面各郡的人士遍游东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又与道士许迈一起服用药石养生之法。

4.翻译下列句子。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期:约定

B.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前往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因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B.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和《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都是干支纪年法。

C. 陶渊明用通俗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格都有清新自然的特色。

D. 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形式上经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作者的情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                                     

以及由于执着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 ⑤⑥③①②④    B. ④⑥②⑤③①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①②⑤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B.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C.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