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B.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C.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D.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B. 赭(zhě)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赭衣,又指囚犯、罪人。

C. 髡(kūn)钳,古代刑罚名,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如“孟舒自髡钳”就是孟舒自己剌光头发、脖子戴锁。

D. 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官职的“罢、免”等;表提升官职的“拔、迁、左迁”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叔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真相大白后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 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守。

D. 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2)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1.B 2.D 3.C 4.(1)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 (2)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 【解析】 1.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来为边害”省略的主语是匈奴冒顿,前面断开;“孟舒”“士”是句子主语,前面都要断开;“不忍言出”省略的主语孟舒,前面要断开;“是如子为父”省略的主语是士,“子为父弟为兄”是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以故”后面是结论句,前面要断开。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孟舒知士卒罢敝/ /士争临城死敌/ / /死者数百人 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D项,“左迁”是贬官。 3.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孝文帝事先并没有起用孟舒的打算,这种打算是在与田叔谈论之后才有的。 4.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会,恰逢;会事发觉,被动句;群臣反者,定语后置句。第二句中,是,这;乃,是;所以,……的原因;长者,忠厚的人。 这些词句都是翻译的关键处,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赵王张敖让他当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您侍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这些人请求叛乱。”赵王咬破手指,说:“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这些人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这时高祖下诏书说:“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身穿囚衣,自己剃光头发,脖上戴锁,称自己是赵王的奴仆。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被废掉(王爵)降为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赞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当了郡守、诸侯的谋臣。田叔当了汉中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大肆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当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戴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他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当云中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4艮疲惫。匈奴冒顿单于刚收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于是(孝文帝)又召回孟舒让他当了云中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 年11月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 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 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 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 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 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 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日子即将到来。春天里的故事是多姿多彩的,也许有明媚,也许有忧伤。

请以“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要有景物描写;③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简述巴金《家》中“觉民逃婚”这一情节。

 

查看答案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康桥”“橘子洲头”“兰亭”“褒禅山”中选择一个为开头,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要求:(1)体现景点的特征;(2)句式与例句一致;(3)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直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她在守望, 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1.对全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以作者探访山村的行踪为线索,采用了“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我们随着作者的步伐浏览了这个村庄。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写景状物淡而有味。

B. “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喧嚣,表达作者想暂时逃离这喧嚣的城市的愿望。

C. 第7-9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关注。

D. 文中的老人既有热情淳朴的一面,也有落后守旧的一面,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E. 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的痛惜之情。

2.文中第3段对溪水的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从全文看,题目“孤独的守望”包含了哪些含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